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美术>>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笔墨当随时代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23日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书法是具有强烈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是具有悠久历史、高度成熟的艺术,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同时,中国书法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创新的一门生命力强大的艺术。
  通过对书法所包含的深厚传统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的分析,懂得继承是创新的前提这一艺术原则,了解书法的“法”的技巧内容和哲学意义,了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书法创作观与创新思维。
  分析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案例,学习前人的创作与创新经验。在具有较熟练的创作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技巧探索;“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培养自身的艺术感悟能力;顺应时代的潮流,兼顾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营养,不断更新创作观念。

 教学活动分析

  活动一: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对前人创新作品的模仿创作,重温前人的创新手法,体验前人的创新意图,积累关于创新思维的经验。为了使学生通过活动切实感受到前人独特的创新艺术语言,建议教师分五个步骤推动活动的开展。
  第一步:选择优秀的传统作品与创新作品各一件。以隶书为例,选择东汉的《曹全碑》及清代郑簠的隶书作品,由学生进行对比评价。评价可以从三方面展开:①对照两件作品,指出郑簠继承了《曹全碑》的哪些书法特点;②从线条形状和线条质感上分析,创新作品对传统作品进行了哪些发挥,或者说注入了哪些个性的语言;③这些个性化语言的形成和技法的表现有何关系;④试分析这种创新的审美意义。
  第二步: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对两件作品的临摹,通过临摹加深体验,印证审美评价得出的结论。
  第三步:在临摹体验的基础上,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题,模仿郑簠的隶书风格创作一件作品。
  第四步:发动学生借助意临经验,在把握《曹全碑》特点的基础上,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题进行创新尝试。
  第五步:结合三张作品,开展综合评价,评价的重点是对两件创作作品的对比分析。要求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同样是对《曹全碑》的诠释,两种诠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差别在哪里?
  2.你觉得自己表现得好吗?为什么?
  活动二:当代书法创新实践中,有不少结合其他艺术形式的探索。虽然目前还不能对这些创新作品做出准确的评价,但这种勇于开拓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因此,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进程,组织开展这方面的体验活动。
  教材的“思考与交流”中,提供了四件当代创新作品。教师可在分析评价之后,安排学生进行模仿创作。

 教学基本思路

  教师通过中国书法与其他艺术形式发展过程的描述与演变情况的对比,导入本课的教学。既而分析“法”在技术层面的“法则”与哲学层面的“法理”这双重意义,说明书法艺术的高度成熟性与强大生命力,感受书法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而引发学生对于继承与创新的思考。
  教师通过对历代优秀书法作品的分析与评价,从创作主体、创作环境、创作过程、创作方法等方面,逐个分析创新作品的成因与技巧特色,使学生明白艺术创新应具备的两个方面的前提条件:一是对传统美学观念的深刻理解与传统技法的高度继承;一是不断提高学识修养,开拓眼界,培养艺术感悟能力与勇于突破的精神,并通过有针对性的临摹与创作实践,使学生获得创新体验,深化对于创新途径与方法的思考。

 教学材料分析

  从继承到创新的过程一般可以理解为创作者站在主观立场上对艺术传统的诠释,具体到创作实践,这种诠释是对传统技能有理解的继承、有选择的运用、有个性的表现。为了形象地说明这种关系,教材中安排了部分历史上形式特征强烈的书法作品,以便于学生通过技术分析理解前人的创新思想。
  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每个时代有着不同的流派和风格,说明艺术的推陈出新贯穿了书法发展的全过程。也正因为这样,才形成了我国书法艺术绚丽多彩的画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时代风格与流派特征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相对于过去,它表现出沿革的特性,新鲜的面貌;另一方面,对于后代,无疑在传统的艺术语言里添加了新的成分,构成传统的一部分。正如鲁迅所说:“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底突然发生的,总承载着先前的遗产。”教材中的图例,有选择地采取了组合图示的方式,将书体风格接近的不同时代的作品合成在一起。教师在利用这些合成图例开展教学时,应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作品的共同性,了解继承在书法创作与创新中的基础地位。
  教学中需要强调的是,书法作为一种在美学思想与操作技巧上都高度成熟的艺术形式,已经具备有一种严格的规定性,这种严格的规定性是针对书法的本质——线条提出的。概括地说,不管何种书体,何种风格,不管如何个性地表现,线条都必须符合中国书法最根本的美学要求——圆、通、厚,就是作为书法的线条表现出来的气息应该圆润完整、通顺畅达、浑穆厚实。形成书法的这种规定性的根源,是中国深厚的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观念,反映在技术表现环节,其要求正如元代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所说的:“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通俗的解释,意思就是说书法形式的变化是与时尚相适宜的,笔墨的形态也是可以随着时尚要求而不断变化的,但用笔的道理、线条的美学原则是千古不变的,这也是书法的“法理”最根本的要求。
  虽然上述审美要求反映了书法艺术从发展到成熟所形成的本质规律,但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些,还需要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与对照分析,才能够帮助他们从面貌多端、风格迥异的书法作品中发现规律,透过外在纷繁的形式,感受线条审美的实质。因此,教参补充了较多的历代与现代书法作品以供教学使用。教师在使用材料进行分析时,应从传统哲学思想的高度,结合历代书论中对于“神采”、“气韵”等精神内涵方面的精彩论述,来分析作品的章法形式、运动规律以及线条特质,使得学生能从点画线条、这些具体的形象中感受书法的美,理解书法的本质。

  清·郑簠隶书《陶潜时运一章》
  郑簠(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少时便矢志学习隶书,学汉碑达三十余年,为搜访山东、河北汉碑,倾尽家资。其隶书饮誉清初书坛,是清代隶书创新有重大突破和广泛影响的书家。其隶书主要取法《郑固》、《史晨》、《夏承》,于《曹全》、《史晨》诸碑而最得力。据《隶法琐言》云:“先生自言‘学者不可尚奇,初学隶,是学闽中宋比玉,见其奇而悦之。学二十年,日就支离,去古渐远,深悔从前不求原本,乃学汉碑,始知朴而自古、拙而自奇。沉酣其中者三十余年,溯流穷源,久而久之,自得真古拙,趄奇怪之妙’。及至晚年,醇而后肆,其肆处是从困苦中来,非易得也。”此幅法《曹全》、《史晨》而机杼自出,用笔劲健飘逸,笔法酣肆,沉着而有飞动之感,放则恣纵,守则凝厚,融入行草笔意,有强烈的个人面目,结体则夹杂些许篆法,欹正参差,巧拙互补,体态飞舞洒脱,一洗宋元以来的刻板之势,在汉隶的基础上做出了新的发展和创造。在明清之际的书林中,是卓然独秀的一枝奇葩。
  释文:延目中流攸悠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静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陶靖节先生时运四言一章谷口老农郑书

  清·郑燮行书《自书诗》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杰出画家,所画兰竹,风骨遒劲,与李鱓、高凤翰、金农等有“扬州八怪”之称,又擅诗,书自称其体为“六分半书”。此幅以隶体参入行楷,章法布局上也采取纵无行、横无列的“乱石铺街”式处理手法。行中大小、纵横交错,行间穿插、揖让和谐,故有人评之云:“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奇致。”他敢于突破前人的藩篱,自出机杼,强烈地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对后来的书艺变革与创新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释文:茶香酒熟田千亩,云白山青水一湾。若是老天容我(懒),暮年来共白鸥闲。船中人被利名牵,岸上人牵名利船。江水滔滔流不息,问君辛苦到何年。西翁年长史板桥郑夑

  清·吴昌硕《临石鼓文轴》
  吴昌硕65岁时在《石鼓》临本中自记道:“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如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吴昌硕临《石鼓文》别开生面,自出机杼,个性十足,名曰临,实为再创造,他将《石鼓文》的方整对称,变为左右呈上下参差错落和不对称状,打破了过于均衡呆板的结构造型,破静为动,险中寓奇,其笔圆浑凝重,老辣苍健,雄强大气,一派大家风度。

  汉·蔡邕《熹平石经》残字
  《熹平石经》传为蔡邕书,东汉熹平四年(175)刻,为官方校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洛阳太学前,有《书》、《诗》、《仪礼》、《公羊传》、《论语》等,共48石。几经兵火徙乱,荡佚无存。自宋代以来偶有残石陆续出土。此残石由于是官方校正经文的刻石,文字排列非常整齐,结体也因而有些拘束,笔画已较为程式化,且渐带楷意,整体上显得呆板而缺乏自然生动之趣,已可见隶书从巅峰渐渐走向式微了。

教学建议

  这节课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作观与创新思维。要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首先应当让学生了解历代大书法家的艺术创作道路、艺术观点以及他们的创新实践,同时借助作品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前人形成创新风格的思想原因。在学生取得一定的欣赏经验后,进一步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进行三方面的艺术观念的梳理,丰富认识。
  1.继承传统是创新的前提
  书法艺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而丰富的精神宝库,用之不尽,使我们享受无穷。这个宝库是由无数出类拔萃的书法家,用创造性的辛勤劳动积累起来的。只有在熟练掌握旧形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突破旧的法则、创立新的形式。不学习前人而想要跨越前人,不继承传统而希图有所创新,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学习书法,首先是要讲继承。继承要讲究方式方法,应从楷书入手,打好基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学习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目标。
  2.变化发展是艺术的规律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群体价值观念、审美时尚,这注定了不同时代艺术风格的差异性。然而艺术风格的产生不是孤立的,不可能割裂历史而独立存在,它既有对前代的传承性,又有时代赋予的个性,同时还给予后代巨大的推动力。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总是在这种新陈代谢、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发展、变化的。周恩来说:“艺术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用跟踪的办法是不能超越别人的。”但是创新也并不是一任主观随意性的求怪、炫才、邀宠,而是在尊重历史遗产和艺术规律的前提下,根据时代价值观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性,从而既能开展充分自由的艺术想像,表达现代意识与崭新内容,又不失民族风格与民族气魄。清代赵翼的一首诗值得借鉴:“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3.注重对传统的主动诠释
  学习书法必须很好地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以传统为基础,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但这种学习和继承绝不是牵着古人的衣襟亦步亦趋地机械跟踪,而是要用传统技法开创自己的新面目,要化古为我,而不是食古不化,因为只有古法而乏新意,机械地重复古人,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创造。而新意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传统的诠释,而不是一味的仿效:在审美上,要深刻体会书法的哲学精神,遵循书法美学的基本原则;在具体实践上,要善于用理解的眼光看待传统,要善于取舍,懂得根据个人的特性与喜好对传统技巧有选择地获取和运用,并在运用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违反艺术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自己的性情注入艺术创作当中。
  要具备对传统的诠释能力,除了在不断学习传统艺术技巧,不断丰富对传统的美学认识的基础上有理解、有选择、有组织地加以表现之外,适应时代要求,吸取其他艺术形式的营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融会传统、激发个性、旁征博引、兼收并蓄,才能创造出既有时代精神,又有中华民族特点和风格的流派纷呈的书法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