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一>>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对语文新课改的几点反思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6年04月30日

对语文新课改的几点反思

[2005-04-01  中国教师报]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先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主体意识。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被老师牵着走惯了,好比笼养的小鸟,突然要将它放飞,有的小鸟根本就不愿出笼,有的出去了又飞回来,最惨的是飞出去却因不会觅食而饿死。
  学生就是资源。有些老师备课就是抄教参。教案精心设计,往往多从教师的层面考虑,注重是否教得流畅,是否教得漂亮。而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身是充满着变数的,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想不到是无法设计的。而这些想不到又常常是课堂教学中的闪光之处,亮点所在。

  有些老师爱讲:我们要蹲下来与学生对话。这话本身就是虚伪的,如果是平等的,有必要蹲下来吗?只关注重视自己的课堂设计,忽略学生的发现、质疑。一味地照宣科,置那些想不到于不顾,更有甚者还横加斥责,那么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魅力。其实能够机智地、智慧地处理好那些想不到,才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文化功底,忽视了那些想不到,无疑放弃了一次出彩的机会。
  农村学校也可搞研究性学习。一直以来,大家都把研究性学习看得非常神圣,以为高不可及。农村学校更是望而却步。其实,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态度、研究精神、研究方法上。重研究过程,并不在于研究的结果如何。只要老师引导得法,因陋就简,一把锄头也有力学问题、文化问题,同样是研究性学习。
  老师有个职业病,喜欢提问题。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试问这么长的一篇文章,只给学生三五分钟阅读,读得过来吗?总爱讲时间有限,赶快阅读;从不说,慢慢读,时间够。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还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本身都还没读进去,这边又连珠炮似地问五六个问题,这是让学生读文章吗?学生自己的问题都还没搞懂,他哪有时间去考虑你的问题。
  多媒体是什么?一上来就是背景音乐,一幅幅优美的图片,伴之以字正腔圆的朗读,再接着是一个个问题,鼠标一点,问题的下面就又出现了问题的标准答案。热闹是老师的,学生什么也没有。虽然提出的问题也会让学生去思考讨论,但学生说得再精彩,也不如你这鼠标一点。有个小学老师说:刚才××同学的回答跟老师的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可笑。
  多媒体是个好东西,关键看怎么使用,我教《故都的秋》,选了蝉鸣图等几张照片。学生看完了图片,听了那嘶鸣的蝉声,非但没有与郁达夫那样深爱这故都的秋,反而提出了疑问,这故都的秋,这么一个样子,哪里比得上南国之秋呢?好!有了这效果就好讲了。郁达夫那平民意识,悲凉心境,故都情结都在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里。
  让语文教学回到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上来,可能有些不合潮流,但过多地依赖多媒体也不理智。太花哨、太热闹不是语文。
  新课改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能起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不能盲目乐观。颁布与落实之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新课改的精神、理念要转化为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研、精思,方能晓其义,识其神。我们有理由相信,桃红了,柳绿了,瓜果飘香的季节也就不远了。(罗伏华 江西永新任弼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