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二>>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虞美人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14日

《虞美人》教案(唐香萍)

《虞美人》教案

                           常州市北郊中学    唐香萍
教学目的
1
、了解李煜其人其词
2
、学一招——化虚为实法
3
、利用网络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今天进入词的王国,先考考大家(开火车)
1
 每人说一个有名的词人的名字
2
 每人说出一个词牌名(注意区分词牌名和曲牌名)
3
 每人说出一个词的别称(老师解释:曲子词、长短句、诗余)
第二部分:了解李煜
在词这个瑰丽的王国中,我们要去接触一位特殊的词人——李煜。说他特殊,因为它既是词人又是帝王。后人凭吊李后主有这样两句话: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我想,薄命君王的特殊遭遇必然对李煜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鉴赏他的词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他的遭遇——请学生介绍李煜的遭遇。(必要时老师补充,重点是由一国之君到阶下囚的转变。)
第三部分:鉴赏《虞美人》
看来,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词,说不定是这首词把李煜推向了死亡。我想,大家应该更有兴趣来欣赏这首词了吧。

一、先轻声朗读这首词,思考——
1
、这首词的词眼是哪句话?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
(修辞手法:设问、比喻)
(表达效果:用滚滚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的愁)
总结:这种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引发学生无限想象的手法叫——化虚为实法。
这种技法很多词人都用过。分析下面化虚为实法的具体表现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武陵春》
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浣溪沙》
二、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那么他是为什么而愁?请结合全词内容和李煜身世概括。
(亡国之痛,作为帝王不能保住国家的后悔自责,沦为阶下囚的痛苦,对自由尊严的留恋,复国无望的心灰意冷……
总结:这种愁,是李煜作为亡国之君所特有的感情,所以比普通人的愁更丰富,更深远。
三、再请同学们看看,前六句话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短短六句话,其实暗藏玄机——
春花秋月   何时了——往事

小楼东风   又东风——故国
雕栏玉砌   应犹在——朱颜改
三组对比,用自然永恒衬托人事变化,正好表达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阶下囚所特有的旧日繁华转头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独特感受。
第四部分:感情朗读
正因为《虞美人》写出了李煜的真情实感,所以后世广为传唱。有人专门为之谱曲,并由邓丽君演唱。大家未必会唱,但我们应该说的比唱的好听,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朗读指导:语速舒缓、语调低沉、韵脚节奏把握好,必要时用上以前教的假哽咽法。)
第五部分:拓展延伸
今天学的《虞美人》,只是课本上给出的一个例子,我们应该学会在这个例子的基础上拓展深入。课前,本班同学分成四大小组,由李煜或这首词出发,围绕某个话题,到网络上去收集资料,更重要的是大家学会了搜索整理信息和用恰当的形式表达信息。
下面,把课堂还给学生。
——
由四位学生上台讲课,并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
第六部分:总结
看了大家的展示,倍感欣慰。学习就应该这样,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不断去探索拓展。尽管今天的探索还比较粗浅,甚至还有许多漏洞,但我希望,上了这堂课之后,大家都能养成研究探索、拓展深入的习惯和能力。
第七部分:作业
课后查找李煜的生平事迹和作品,假设你是李煜,写一篇《李煜自传》


教学目标:
1
、将李煜的词纳入中国古代帝王诗歌文学这个背景中去品味,增加其文化积淀韵味和历史厚重感。2、知人论文和读文识人结合,使这一课不仅仅停留在诗歌本身技巧、语言等分析上面,也倾向于挖掘诗歌内在的人文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一、 导入:
1
、在历史的那一端,间或几个帝王也拿起笔,写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合韵或不合韵的句子,自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这就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文化——中国古代帝王文学。帝王诗歌之作,当推汉高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诗直抒胸臆,格调高昂,气势雄浑,给帝王诗歌开了个好头。可惜这位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对于诗文小道并不放在眼里,除了这首作品外,其他成就也有限。在帝王中,才气最高的要数李后主了。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位南唐后主的词艺。
二、 背景及作者介绍
1
、清代赵翼有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2
、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97877日(七夕)他的生日,他与家人歌唱他的新词《虞美人》,触怒宋朝皇帝赵光义,下令将其毒死。李煜死的很惨,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3
、问:那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呢?竟会招来杀身之祸?

二、读
1
、学习诗词,先从诵读开始。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评析谁朗读得更好。(一男生、一女生诵读)
2
、他们读得怎么样?应该什么样的感情?——低沉、凄凉,在声调曲折有致
3
、怎么样才能处理好作者的这种情感?
A
、 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B
、 把握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这些词特别能表现诗人的内心痛苦的世界。
4
、再来试试读读。(一张一弛,一顿一挫,好象把我也带入到那个忧伤的世界了,这才是入情入境、高质量的诵读。还有没有同学向他挑战?)
5
、听录音。小声跟读
5
、一起背诵,背诵的时候争取眼前能浮现出词中的景象。

三、析
1
、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2
、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板书
A
、往事之叹;B、亡国之恨;离开君主宝座的失落,没有了妻妾的幸福,家已经支离破碎。
对往事的怀念,命运越来越差。C、离家之痛
3
、这层层叠叠的愁,铺天盖地,接踵而至,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无限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那么,问问大家,
4
、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选取典型的景物,如春花秋月表达忧愁。(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能直接表现愁情吗?
结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形象。
虚实结合。对往事的回忆,引起现在的愁苦,前虚后实。
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创设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春花秋月图、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等。
A
、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 /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真是物是人非”——思国
B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意象的沉淀意义。(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小结:可谓比喻含泪,对比生情。我看除了对比、比喻外,作者的发问也很有特色。先问天:春花秋月何时了?再问人:往事知多少?最后问自己:问君能有几多愁?可以说是,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层层叠加,曲折回旋。最后以一江春水作结,这哪是一江春水啊?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至。
5
、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竟会招来杀身之祸?
本词表现了一个亡国国君的故国之恋。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云,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吗?可以这样说,两个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四、评
1
、我还想问问:同学们是如何看待李煜的的?
这是封建帝王的愁,不值得同情。谁叫他声色犬马,不务正业呢?/我觉得这愁愁得美。因为它很有人情味,人性化。/我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
我说说我的看法:我无暇去责备他纵情声色以至丧失了南唐美丽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花帝王之愁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经总艺术从审美的角度深深感染着古往今来的李煜的读者。再由审美的通道回过来看,我们又能看到李煜独有的天堂炼狱般的大绝望,苦难风流的大哀伤,那叹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如果说,我们要同情李煜的话,那只能是审美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怜悯。
2
、词家中不乏写愁高手,如寇准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秦观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等等。窃以为他们或不够鲜活,或不够含蓄、深邃之意境均不及后主词。
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的广度。
3
、后人总结说,这首词的风格凄丽。李煜的词缘何显得如此凄丽?
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词人李煜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以及内心的巨大沉痛,绝非常人所能体味点滴。如果以亡国为分界线,对照李煜前后期的词作,我们能否可以这样说,是亡国的代价成就了一位可追唐诗的伟大词家?这也让我想起了《吊屈原赋》里的经典诗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明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李煜后期词,多折射出词人内心的亡国之痛,把传统诗歌里的那种个体间的离愁别恨升华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境界豁大而深远。 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四、比
1
、这首词的词牌名为《虞美人》,大家可否想起什么?明确: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
项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之: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所以此词牌名源于项羽得虞姬的悲剧故事。
2
、问:我们不妨在此将李煜和项羽对比一下,同是末路王候,同是绝笔之词,《垓下歌》与《虞美人》风格有何不同?
明确:项羽,一代枭雄,他有万夫莫开之勇,可是有勇无谋,最终兵败垓下。四面楚歌中,一代武夫,用一曲《垓下歌》荡尽了天下末路英雄的豪言壮语。西楚霸王必竟是西楚霸王,他不是李后主,落入敌手,就死吧!无非一死,夫复何求!兵败乌江,没有一丝的奴颜婢膝;面临绝境,没有半点的屈膝求饶,而是慷慨悲歌。他宁愿死,也不愿回去见江东父老,其死得实为壮烈!更动人心魄的是铁汉的柔情,他和虞姬的爱情在最后的关头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爱,荡气回肠!这就是项羽,他对江东父老有情,对虞美人有情,连对那马也有情。在他人生的最后一瞬间,不仅让我们目睹了他英雄壮烈的一生,更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另一面――――儿女情长。可以说,他死的时候,既是一个豪气冲天的英雄,又是一个完美的殉情者。所以,项羽的绝笔虽然也是末路之王候,但除了悲,更多的是壮,是情,是美!难怪宋代才女李清照为这位英雄俊才击板叫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之所以两千年来为后人所追忆,怀念,多为其人格力量和英雄的魅力。
总结:潮起潮落,没落了多少尘埃,在千年的风中,王者远去的身影已无处可寻,永恒的只是精神,或雄浑,或豪迈,或凄冷,或悲壮,留待后人去细细咀嚼,去细细回味!

五、结
李煜只是李煜,一个文诌诌的词人罢了。不是勾践,勾践他亡过国,但他能卧薪尝胆,能够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成就复国大业。有人说,政治是艺术的天敌,的确,太感性、太重视自己的内心的人是不适合做政府领导的。当我们的目光越过千年,看着李煜忧郁的脸,我们会觉得李煜如果不当皇帝,放歌于山林之间,相信一定是陶令一流的谪(zhe)仙。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品味诗词的方法。 知人论文,读文识人,人文互见,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