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三>>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2008年福建省语文学科高考复习思考与建议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30日

2008年泉州市语文学科高考研讨会交流发言提纲

泉州七中   梁世能

我的汇报分成四个部分,一是对高考语文总复习几个问题的认识,二是我校高三语文总复习的整体安排,三是我校语文总复习的几个有益做法,四是我们对2008年高考有关信息的理解。

一、关于高考语文总复习的几个认识

高考语文总复习是一项持续时间长、涉及内容多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能否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前进,并取得应有的效益,首先取决于总复习的主持者——语文教师对总复习的理性认识和科学定位,套用一句政治的话语,就是所谓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我想先跟各位老师汇报一下我们备课组对高考语文总复习几个问题的认识。

1、对高考语文总复习性质目标的定位

我们认为,高考语文总复习是对学生初、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对学生初、高中语文基本能力的整合与提高,它十分依赖学生原有的语文功底。另外,高考语文总复习的目标直指高考,最终体现为分数,是一种功利性很强的应试教育,它不要求超越《考试说明》的范围作过多的扩展。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认为,整个高考语文总复习可以分为“可为”与“不可为”两大部分。属于“可为”的是语文知识及有章法可循的显性内容,比如名句名篇、文言字词等知识性内容,以及散文诗歌的表现技巧、语言运用中的病句修改、作文的结构等显性内容;属于“不可为”的是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感、阅读兴趣等隐性的东西。对于“可为”的内容,我们要做实做稳,而对于“不可为”的内容,我们要尽可能化虚为实,给学生归纳一定的套路,如果做不到,我们宁可放弃。只有用这样的认识来指导我们的总复习,我们才能对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在总复习中体现出来的一些语文缺陷有正确的心理准备,既不轻言放弃,也不盲目乐观;我们才能从“可为与不可为”两个层面出发去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和时间,既不做太多的无用功,也不轻视基本知识的识记。

2、对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认识

知识是“死”的,能力是“活”的。从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本意出发,能力题是用来拉分的,知识题是用来给分的。但是,从近几年的高考实践来看,许多优生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能力题得分不高、知识题失分严重的问题,以至无法在语文学科中拉开与中等生的差距,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总分上名牌大学录取线,语文单科不及格的现象,这种极端情况的出现,固然有学生本人的原因,但语文老师恐怕也难辞其咎,起码,我们老师在督促学生掌握知识性内容方面,是有一定责任的。据此,我们认为,知识性考题其实反倒是高考语文拉分的重点,是语文总复习中不能放松的重点。根据07年《考试说明》的范围,我们可以把“名句名篇、文学名著、文化经典、文言阅读”划入为知识目标的范畴,它们的分值加起来达到35分,是学生通过刻苦的学习都能拿到的分数,也是高考取胜的关键。这里,我们把“文言阅读、文化经典和文学名著”划入知识目标,主要是考虑到这三个板块在考试实践中的特点:

从文学名著的考查来看,虽然也有可能考查评论分析(2008年出现的可能性极大),但评论分析的基础是对情节、人物的识记,有了这个基础,学生的评论分析有可能无师自通,而缺少这个识记的基础,评论分析则必然成为空中楼阁。比如,要让同学分析评价《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刘备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同学如果能记住“煮酒论英雄”的起因、经过、结果,就自然能得出“曹操骄横霸道、踌躇满志,刘备小心机智、韬光养晦”的结论,而学生如果没能记住情节,不但在答题时无法分析,而且概括出来的性格特征也会歪得很远。

从文言阅读的考查看,涉及的实词、虚词大多是课本基本字词,其用法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范例,熟练掌握课本字词的同学并不会对文言阅读感到困难,至于文言阅读中的第三小题“对原文的分析概括”,看似考查分析能力,其实考点还在于文言翻译,因为该题的四个选项基本上都是对原文的串译,只要字词过关,看懂原文,解决它并不困难;

从文化经典的考查看,考查重点显然在于文言翻译,虽然有一道理解文意的题目,但实质只是要求我们找出文段中心句或关键词并加以翻译或解说,也正是这个原因,这道题的题干往往还有一个附加要求——用自己的话,这简直就是提示我们,答案是可以从原文找到的,只是你不能照抄。比如,2007年福建高考的文化经典题,第二小题的题干是这样问的——“上述对话中,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用自己的话回答)”,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是“体现了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强)的心怀”,我们认真比对就可以发现,这个答案其实就是原文中心句“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解说,因此,我们认为,文化经典题对分析能力的要求是比较低的。另外,从学生的得分情况分析,看过或者做过考试文段的同学,即使他的文言阅读能力不高,他的得分率也会比较高,反之,没看、没做过该文段的,即使文言阅读能力不低,得分情况也不是很理想,所以不管它是能力题还是知识题,多练多记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对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进行辨别争论的过程中,我们还认识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泾渭分明,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能力完全可以在知识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不用刻意去追求。比如说,诗歌鉴赏是典型能力考题,有时候我们对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也确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是,假如我们不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角度入手,而是扎扎实实做好诗歌有关知识的复习,讲透诗歌的章法和修辞,我们可能就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诗歌鉴赏能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下面我具体举个例子: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箨(tuo)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答:(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

这是一道语文老师都很熟悉的试题,但许多学生却对这道考题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解答,更不用说答出参考答案所提的三个描写角度。分析学生失分的原因,我们认为,很可能是因为我们老师在复习时,并没有将有关描写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因此学生在面对“从哪几方面写景”的问题时,根本就没有思路,不知道题目要求我们干什么。反过来,假如我们扎扎实实地把“描写”这一表达方式所涉及的知识,包括描写方法、描写角度、描写特色等,包括描写角度的具体内容,如正侧面、虚实、动静、点面、声色、视角、五官感觉等都详细进行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有关“描写”表达方式的知识体系,那么学生在面对这道题目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从自已的知识储备中搜索到有关信息,并进而大致猜出命题者设问的意图,组织出与参考答案较接近的答案的。

基于此,我们认为,在复习中有必要花大力气做好各类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讲解,要尽可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有关各种文体、各个考点的知识体系。

 3、对复习资料(练习、试卷)的认识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复习资料,包括练习、试卷,肯定是数量繁多、鱼龙混杂的。在众多的复习参考资料中,选择哪些资料为好呢。我们备课组讨论后认识到,资料不在于多,关键要能为我所用;考题不在于新,关键要符合《考试说明》的考点要求。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在选择或使用资料时就抱定这么一条标准:知识性的习题或资料,比如文化经典和文学名著,比较无所谓优劣,资料全面一点,数量略多一点,关系不太大,学生本身也会进行判别和选择;能力型考题,应当不求数量,但求规范准确,只有教师能做得下去、能解释得清楚的题目,学生做起来才会有收获。因此,即使是备课组统一使用的总复习教辅资料,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全做,一本教辅书,能有60%以上的题目适合我们的学生,就可以算是一本优秀教辅了。

另外,我们还认为,高考语文总复习要始终坚持“讲、练、考”一致的原则,语文由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具有成绩提高缓慢、容易反复的不利因素,一旦出现“讲、练、考”三者的脱节,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都会大受打击,对整个语文总复习是十分不利的。当然,要做到“讲、练、考”的一致,首先要保证 “讲”的质量,要避免“讲”的片面性,对于这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应当通过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交流碰撞来加以解决。在高三语文总复习中,备课组的作用不能仅仅用来统一进度和统一习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备课组组织的理论学习、教学研讨、思想碰撞等,来促进备课组成员的专业成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不但长期坚持备课组活动的“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而且积极倡导组内的“常态”听课和教师课后整理教案的习惯。

4、对学生“语文投入”的认识

语文虽然号称三大主科之一,但在高考总复习中,它的地位却有些尴尬。学生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对见效慢、易反复的语文学科,不太可能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作为高三的语文教师,只有深切地认识到这一点,才不会在总复习中“自作多情”或“自寻烦恼”,也才不会因为时间和作业而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抵触,给语文总复习造成更大的损失。当然,我们不对学生的“语文投入”抱太大的希望,不等于放弃对学生的要求和督促。我们的意见是,正是考虑到学生在“语文投入”上没有太大的热情,所以,语文教师更应当合理充分地利用好自己的课堂时间、早读时间,更应当精选精讲习题。除非不得已,否则不必一节课上满45分钟,留下一点时间供学生反刍消化,效果可能会更好,另外,我们还应当每周安排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读书,把阅读名著、经典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课余时间,最终收获的可能是更多的失望。至于早读课,我们的认识是,与其手拿“棍棒”盯着,不如给学生明确具体的任务,让任务去驱动、让测试去驱动。

5、对教材(课本、读本)作用的认识

2007年福建高考的文化经典考题,考试文段出自《语文读本》第五册,与考前专家“因为有些学校没有订读本,为了避免不公平,名著和文化经典会避开读本出题”的预料有较大出入,这是一种巧合还是有意的安排,我们无从得知,但起码说明了,读本的文章是精彩的、重要的,完全具备进入考题的基本条件。我们不提倡猜题押宝,但应该由此看到读本文章在总复习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至于课本,其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它既是部分考题的直接来源,也是命题和答题的重要借鉴,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既有《考试说明》中“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命题原则,也有近几年出现的可在课本中找到踪影的高考试题,更有巧用课本素材而倍受青睐的满分作文。所以,我们不能在文言文复习结束之后就开始远离我们的教材,而是要对教材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开发利用,要让课本和读本成为高考制胜的一把利刃。

二、我校高考语文总复习的安排和策略

1、三轮复习

和许多兄弟学校的做法相同,我们学校的高考语文总复习也是采用传统的“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扎实双基。主要工作是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各考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大概要花费22周的时间。其中,工作量最大的是课本和读本的文言知识梳理,大概花10周时间,其他板块的复习大致这样安排:文言综合阅读2周,现代文阅读5周,诗歌鉴赏2周,语言运用3周。文学名著、文化经典、名句名篇和作文不单独安排复习时间,采用穿插进行、贯穿全程的方法进行复习,比如,三部文化经典著作,我们就大致这样安排:上学期112周读《孟子》,1321周读《庄子》,下学期读《论语》,每周一节课,或评讲有关练习,或指导阅读。

第二轮:专项提高。主要思路是针对学生比较害怕的几个板块,比如诗歌、散文、文化经典、作文等进行专门的指导和训练,力求在第一轮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时间安排6周。

第三轮:突破难点。主要思路是分析学生在省市质检中的答题情况,并综合考前信息的提示,就几个重要且薄弱的题型进行强化训练,目标是提高答题规范性和准确性。这一轮我们大概安排3周时间。

2、瓶颈和对策

分析我校这几年来高考语文的得失,我们认为,有两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是高分(优生单科上120分)不多,二是单科薄弱(总分优秀者单科不上100分),为此,我们这一届的高考总复习还专门就解决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研讨,力求有所突破。

高分不多的问题,我们认为,语文教师能够操控的分数只能是110分左右,上120分的确有运气的成份。因此,人数不多的问题只能通过培养上110分的后备团队来加解决,我们设想,如果每班稳定能上110分的人数达到一定的比例,让这一定比例的同学自由发挥,去碰运气,上120分的人数也应当会有增加。为此,我们要求,各班要重视对有可能上110分段同学的培养,要想办法解剖他们的弱项,让他们的成绩能基本稳定在110分以上,而后,在下学期中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得分亮点,比如作文的文采、答题的规范、书写的工整等,争取每个大题都能提高1分,从而使他们的分数更加接近120分。

总分较好且语文单科薄弱的同学在理科班中人数更多,这一些同学往往对语文兴趣不高,进步缓慢,是我们老师很头痛又不能不关注的对象。分析过去我们对这一些同学的督促,我们发现,主要问题有起步较晚,没有长期坚持,手段不够强硬等三个,因此,我们建议,总复习开始时,应当联合班主任对这些同学进行单列管理,长期坚持检查督促他们对语文基础考题的掌握情况,比如,天天抽查默写,隔天检查名著阅读或文化经典阅读,重点批改作文基础等级等,在手段的使用上既要动之以情理,更要有过硬的强制要求,对这一些同学,可以不必过多考虑他们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因为语文不上,对他们的影响更致命。

三、我校高考语文总复习的几个具体做法

1、识记性内容化整为零、以练代记

我在前面已经提到,对知识性的内容,我们是十分重视的。为了能够把这种重视转化为实践操作,我们采取了“化整为零、以练代记”的做法。对名句名篇,我们由一位老师专门负责,把课本背诵内容分三轮整理成小测卷,贯穿整个高三总复习,其中第一轮小测全面涉及,第二轮关注重点,第三轮强化薄弱,每张小测卷20个句子,限时10分钟,主要利用早读课完成,前20分钟背,后10分钟默写。由于每张小测卷都备注有下次检测范围,所以学生早读课目标明确,时间利用效率都会比较高。对文化经典的内容,我们也由备课组老师专人负责,将三部著作中所有可能出成题目的文段都筛选出来,整理成练习卷,每周一张,按照我们事先规划的时间安排,逐一推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老师选编的习题肯定会与学生手头中的复习资料重复,但假如我们真的要将文化经典当作知识性的内容来加以复习,我们其实是不必理会这种重复的,重要的文段,做它两三遍也不为多,07年高考所选的《孟子》文段,许多同学都做过有关习题,但得分也不是十分理想。对于文学名著,我们的做法也是定时定篇,以练代记。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还特意把这些识记内容分割成几个小块,分派到各次考试,范围都提前两周公布给学生。我们提出的口号是:不怕你知道考什么,就怕你知道了不去落实。

 2、强化阅读与写作的联系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这样的高考改卷笑话:有的考生移花接木,把现代文阅读的内容拼接到作文中,改卷老师不小心还真给了高分。这样的事例其实正好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紧密联系。为了强调这种联系,使学生能就近、就熟取材,进而丰富充实作文内容,我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做法:一是通过教师课堂的示范,让学生逐步养成由阅读到写作的迁移习惯,像我们备课组庄月芳老师昨天所上的公开课,就是这一种做法的一个范例;二是通过短评和周记来实现对学生的强化训练,我们要求,课内文言文复习时,每个单元都要选一篇课文写一则短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事例,并由事例引申观点的能力,短评题目由教师自主确定。比如,我就曾经要求学生针对《触龙说赵太后》中“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写一篇200字的短评,然后在讲评时再把07年高考全国一卷的满分作文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看看在满分作文中有多少人使用了这一个课本素材,他们都怎么用(07年高考全国一卷的作文题是一幅漫画,标题是“摔了一跤”,画面上是一个孩子踩到到西瓜皮,摔了一跤,结果学校、社会、家庭都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吧”,整个漫画的主题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不能因为过分关爱而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恰好与“父母之爱子”与很紧密的联系)。在散文诗歌阅读复习时,我们还要求或学生摘抄优美文段、诗句,或写作短评感悟,并把这些内容整理到周记中,教师定期或不期检查。第三,我们还组织编写一些课内素材化用到作文的范例,提供给学生参考,并在布置作文题目时,同时提供有关课内素材使用的写作提示。

3、作文多练快改,分项突破

作文训练是高三语文总复习的老大难问题,不训练不行,写多了老师又改不完。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呢?我们的做法是多练少改,分项突破。多练就是要求要保证每两周至少一次的完整作文训练,有时间,还再辅以片断写作训练,学生的笔头如锄头,不经常使用,就容易生锈,容易出现眼高手低、心灵手拙的毛病;快改就是要求作文批改隔天不隔周,要用尽快的速度把作文发给学生,为了达到快的目的,我们一般采用摸拟高考打分的形式,不进行详细的旁批和总评,对于不及格的同学,则尽可能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三言两语,略加点拔,效果可能比写一堆评论文字要好;分项突破就是要求每次作文都要就作文基础等级的某一项目进行指导和规范,在批改时用一定的记号标记教师对学生这一专项落实情况的评价,然后再用分数表示对整篇作文的总体评价。比如,这次作文是专门针对结构完整的,批改时,能做到结构完整的作文就先打个“Ⅴ”,然后再给出一个总评成绩。

4、归纳答题模板,强化答题规范

诗歌和文学文品阅读是高考中比较难的板块,我们曾经对各班总分前几名的同学做过调查,其中对“自己没把握的题目”的回答,几乎都是诗歌和散文阅读。学生,特别是优生,对这两块内容没把握,主要问题还不在于读不懂文本,他们更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组织答案。对此,我们觉得,可以通过对典型高考例题的分析,帮助学生整理出各考点常规的答题模板,以便学生在答题时套用。比如,我们对目前正在复习的散文阅读,就整理了十几种模板,大的比如有表现手法鉴赏题模板——手法+原文例子+效果+主题情感,小的比如有象征性词语含义题模板——原指(物象义)+实指(人以及精神品质)等,这些模板的存在,解决了学生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并在实际答题中有良好的效果。昨天,我们听到的,我们备课组陈国扬老师的公开课《现代文阅读指导》,就是我们这种复习理念的一次实践操作。当然,我们不能保证这样的模板对任何一道考题都有效,但有套路总比放任自由来得好。

5、分主次布置课外练习

前面我提到了学生语文投入的问题,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解决它既要做到课堂精讲,腾出时间给学生,又要注意课外练习的量和质。我们比较提倡的做法是:分主次布置课外作业。这里所讲的“主次”指的是作业本身的重要程度,不是指学生的成绩层次。具体说,就是把要布置的课外作业尽可能分成必做和选做两个层次,必做的量少而精,选作可以量稍大、面稍广。必做题因其量少,完成可能性较大,学生就愿意去做,质量也较有保证。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样的布置作业法,也有它的好处:作业那么多,必做的才这么一点,不做好像对不住老师;做完必做题,再做选做题,心理上也可能会有“超过了其他同学”的优越感,做起作业来可能也会比较有动力。

四、对2008年高考信息的理解

在参加今天会议之前,我们先后参加了几次语文高考研讨会,从中也获得了一些信息。对于这些信息,我们组织老师进行过讨论,结论是:在2008年高考说明出台之前,所有的信息都是假的,不能信以为真,但必须引起关注。因此,下面我要向大家汇报的,只是我们备课组在各种小道消息的基础上,从我们对高考语文的理解出发而形成的一些主观臆测,纯属一家之言,老师们也只能姑妄听之,不宜信以为真。

1.我们认为08年高考语文试卷总体应当是平稳过渡,在题型、题量和难度上会与07年高考基本一致。

2、对于文学名著题,有人预测,会采用出两组题,一组评论分析型,另一组是复述情节型的,每组两题,都是两选一。对这种猜测,我们较为赞同,已经在这学期的考试中进行过几次尝试。另外,要更多地关注名著题的改卷难度,要提防出现常识性填空。还有人预计,文学名著的范围会有所扩大,我们的理解是,不必着急去扩大范围,一切等到考试说明公布再作打算,目前还是应当重点抓好十部长篇。

3、文化经典的题目,我们认为可以关注一下三部著作多文段交叉的题目,因为《论语》和《孟子》同属儒家经典著,有许多内容和观点是一致的,分别选一段内容、观点相近的文字是很容易的,而《庄子》有不少内容则是反驳儒家学说,特别是反驳《论语》的,各选出一段内容相关但观点有别的文字,用以考查对两种哲学思想的认识,在理论上也是存在可能的。

4、关于现代文阅读,我们听到的信息大多数都提到弱化小阅读的问题。对于这个信息,我们觉得应重点关注,现代文小阅读,特别是科技文,历来为语文教师所憎恶,2007年高考说明公布之前,还传过小阅读全部退出考卷,选择题仅剩下9分的说法。08年高考,假如真的让科技文退出考卷,那多出来的分数呢?会不会有一部分跑到文学作品阅读中,整合成大分值的短评短论题?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福建语文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阅读后的写作,认为阅读后没有写作,阅读任务并没有完成。

5、关于作文,我们觉得,其实完全可以不理会任何考向猜测。因为作文关键还在于文章本身、文章整体,忽略了对作文的全面训练,即使你猜中了考向,学生也无法写出一篇完整的、能自圆其说的作文。福州一中的林志强老师曾经提到这样一件事,07年高考前,有的学校出过“缤纷季节”的话题作文,自以为是命中了高考题,但考后的成绩证明,写过这个话题的同学并没有都得高分,有的还反受其害,束缚了思维。在作文命题形式上,我们认为,福建高考的作文题历来以新意著称,04年是话题作文,十个形象、人物选一个作为话题;05年是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是图画;06年是三选一的的话题作文,07年是命题作文,08年的作文题肯定也会有新意,至于新意体现在哪里,那就见仁见智了。我们的理解是,凡是在福建自主命题以后尚未出现的作文题型,都可以拿出来作一定的训练,比如,新材料作文和半命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