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三>>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2019-2020高三年“英雄”专题阅读素材

录入者:翁凡凡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3日

英雄

【相关名言】

1、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  ——《三略》

2、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已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毛泽东

3、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伏契克

4、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习近平

5、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6、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梁启超

7、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顾城

8、好榜样就像把许多人召集到教堂去的钟声一样。——丹麦

 

【时事热点】

1、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掌声如潮,见证人民共和国褒奖英雄模范、尊崇英雄模范的重要时刻。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颁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振奋人心的场景、前所未有的规格、格外隆重的仪式,是崇高的礼赞,是庄严的宣示,致敬英雄模范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建立的卓越功勋,致敬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号召我们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这次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有: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

2、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有7英雄模范人物墙尤其引人关注。每一面墙上,都印制着共和国每一个10年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在墙旁边,还配有电子触摸屏,方便参观者查阅英雄模范人物的介绍和事迹。这就是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明星榜、偶像墙。一位参观者在1960年至1969年的英雄模范人物墙跟前驻足良久,眼神中满是崇敬。

3、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在学生喜欢的前十位偶像中,九位为影视或体育明星, 另一位是雷锋。选择明星的比例为68.4%,选择杰出人物的比例仅有13.7%。细分榜样排行榜,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政治人物、军事人物、科学家、企业家、劳动模范等,无论是作为偶像还是榜样,所占比例均不足5%,英雄作为榜样的比例略高,也仅占6.7%

4、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20204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民哀悼,是向战疫一线中牺牲的烈士致敬。湖北省人民政府评定李文亮等14名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人员为首批烈士。烈士是党和国家授予为国家、社会和人民英勇献身的公民的最高荣誉性称号。他们当中,有的是直接参与一线救治工作的白衣战士,用生命守护生命,以大爱诠释医者仁心;有的是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公安干警,还有的是用真心真情帮助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的社区工作者。致敬和纪念英雄,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牺牲。

5、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来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枪林弹雨中,张富清以不怕牺牲的战士本色为坐标,奋勇杀敌;战争胜利后,他以为国捐躯的战友为坐标,深藏功名;和平年代,他以服务群众为坐标,克己奉公、甘于奉献。

6、四川木里森林扑火勇士:英雄归厚土

2019330日下午,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西昌大队组织消防队员开赴一线展开扑救。331日消防队员克服困难,每人负重30余斤,徒步行军8个小时,在海拔3700余米的地方与森林大火展开了搏斗,明火被扑灭后,消防员在向山谷两个烟点迂回接近时,遭遇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4名当地扑火人员全部牺牲。

7、 英雄汇聚,逆行担当。84岁的钟南山院士逆行武汉、义无反顾;73李兰娟院士进入重症病房、挺身一线……

8、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面对汹汹疫情,武汉市民众志成城。快递哥汪勇,为白衣天使筑牢后勤保障线;医生彭志勇,探索人工心肺救治技术,给危重症患者以生的希望;环卫工人潘斌伏,主动请缨参与定点救治医院保洁;翁江夫妇,强忍父母去世悲痛,当志愿者、捐献血浆……他们,都普通平凡,但正是他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展现出了武汉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在这些平民英雄中,有一位格外令人敬佩——医护人员下夜班要走几个小时回家,他出车接送;医护人员吃不上热饭,他自掏腰包买盒饭送到医院里;修眼镜、买拖鞋、订生日蛋糕……只要医护人员有需求,找他基本都能解决。35岁的顺丰快递小哥汪勇,在疫情初期,凭一己之力,搭建起医护人员后勤保障线。汪勇的义举感动众人,被誉为生命摆渡人。国家邮政局授予他最美快递员称号,顺丰公司破例对他连升三级

 

朱光潜谈英雄崇拜(节选)

什么叫做“英雄”,牛津字典所给Hero的字义有四:第一是“具有超人的本领,为神灵所默佑者”。其次是“声名煊赫的战士,曾为国争战者”。第三是“其成就及高贵性格为人所景仰者”。最后是“诗和戏剧中的主角”。这四个意义显然是互相关联的。凡是英雄必定是非常人,在艰危时代能为国家杀敌、御侮,在和平时代他的事业和品学也能为民族的楷模;在任何重大事件中,他必是倡导推动者,如戏剧中的主角。他的名称有时不很一致,“圣贤”“豪杰”“至人”所指的都大致相同。

英雄本是一种理想人物。一群人或一个人所崇拜的英雄,其实就是他们的或他的人生理想的结晶,每个人,每个社会,都有他的特殊的人生理想,很显然的,也就有他的特殊英雄。哲学家的英雄是孔子和苏格拉底,宗教家的英雄是释迦和耶稣,侵略者的英雄是拿破仑,而资本家的英雄则为煤油大王和钢铁大王,行行出状元,就是行行有英雄。人们所崇拜的英雄尽管不同,而崇拜的心理则无二致。每个英雄必有确足令人钦佩之点,经得起理智衡量,英雄尽管有不足崇拜处,可是我们既然崇拜,就只看见他的长处,看不见他的短处。“爱而知其恶”就不是崇拜,崇拜是无限制的敬慕,有时甚至失去理性。在崇拜的心理中,情感的成分远过于理智的成分,英雄崇拜的缺点在此,因为它免不掉几分盲目的迷信。但是优点也在此,因为它是敬贤向上的表现。敬贤向上是人类心灵中最宝贵的一点光焰,个人能上进,社会能改良,文化能进展,都全靠有它的烛照,常提醒我们人性尊严的意识,将我们提升到高贵境界。崇拜英雄,就是崇拜他所持有的道德价值。世间只有几种人不能崇拜英雄:一是愚昧者,根本不能辨别好坏;一是骄矜妒忌者,自私的野心蒙蔽了一切,不愿看旁人比自己高一层;一是所谓“犬儒”,轻世玩物,视一切无足道;最后就是丧尽天良者,毫无人性,自然也就没有人性中最高贵的虔敬心。这几种人以外,任何人都多少可以崇拜英雄,一个人能崇拜英雄,他多少还有上进的希望,因为他还有道德方面的价值意识。

在实际上,英雄崇拜有深有浅,不一定都达到极境。但无论深浅,它的影响都大体是好的。社会的形成与维系都不外借宗教政治教育学术几种“文化”的势力。一个政治团体里有领袖能号召,能得人心悦诚服,政治没有不修明的。至于教育学术也都需要有人开风气之先。假想没有孔墨庄老几个哲人,中国学术思想还留在怎样一个地位!没有柏拉图、亚理斯多德、笛卡尔、康德几个哲人,西方学术思想还留在怎样一个地位!如此等类问题是颇耐人寻思的。俗话有一句说得有趣:“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阮步兵登广武曾发“时无英雄,遂令竖子成名”之叹。一个国家民族到了“猴子称霸王”或是“竖子成名”的时候,他的文化水准也就可想而见了。

学习就是模仿,人是最善于学习的动物,模仿必有模型,模型的美丑注定模仿品的好丑,英雄是做人的好模型。所以从教育观点看,我们主张维持一般人所认为过时的英雄崇拜。尤其在青年时代,意象的力量大于概念,与其向他们说仁义道德,不如指点几个有血有肉的具有仁义道德的人给他们看。教育重人格感化,必须是一个具体的人格才真正有感化力。我们民族中从古至今,做人的好模型委实不少,可惜长篇传记不发达,许多伟大人物都埋在断简残篇里面,不能以全副面目活现于青年读者眼前。这个缺陷希望将来有史家去弥补。

【时文选摘】

谁是习近平心中的英雄

人民日报

◎有爱国情怀:以身许国、精忠报国

  在习近平眼中,真正的英雄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总能在危难时刻“以身许国、精忠报国”。

  他致敬孙中山,因为这位伟人“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誓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他崇敬李大钊,因为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坚守“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信念,面对北洋军阀的绞架毫无畏惧。

  他敬重以身许国、隐姓埋名30年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邀请他一起合影,还为他挪动椅子,扶老人坐在自己身边。

  他高度评价怀抱科技报国理想毅然回国的已故科学家黄大年,号召人们以黄大年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

  在习近平心中,这些以身许国的仁人志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有英雄气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气概,习近平从未忘怀。

他曾赞颂面对强敌包围弹尽援绝,仍孤军奋战到最后一刻的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抗战英烈。

  他曾动容地描述,抗战期间“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

  他还曾用华北一个庄户人家的对联概括中国人的必胜斗志:“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

  他说,“所有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人们,都是抗战英雄,都是民族英雄”,“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习近平心中,这份英雄气概,将永远激励中国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有时代担当:心中有责、无私奉献

  习近平常说,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对于和平年代的英雄,习近平记在心里,时时提起。

  他撰文称赞谷文昌,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他号召大家以邹碧华、廖俊波等为榜样……

  他还曾向世界讲述中国维和女警和志虹牺牲的故事,在联合国读她的日记:“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

  他表扬公安队伍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大家白加黑、五加二,没有节假日、休息日,几乎是时时在流血,天天有牺牲”。

  对这些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号召人们紧跟时代、肩负使命,争做先锋。

◎有奋斗精神:爱岗敬业、不懈进取

  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能否成为英雄?习近平给出肯定的答案!

  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时,习近平号召全体党员以张思德、白求恩、焦裕禄、麦贤得为榜样,“这些人都是在普通的岗位上,但他们有一颗金子般发光的心,我希望同志们的参照系就是这些楷模。” 

习近平还曾提到三个人——雷锋、郭明义、罗阳,评价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这些人里有战士、有工人、有基层干部、有知识分子……他们都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也都通过不懈进取、忘我奉献,成为了各个时代的英雄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奋斗者,不管什么工作、什么岗位,只要我们“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

 

我们身边的英雄,从未远去

盛玉雷 人民日报评论

“我的意中人是一位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来娶我。”——《大话西游》里的一句动人台词,用有那么一点“草根”的语气,道出了现代青年对英雄形象的一种理解。 

“英雄者,国之干。”一直以来,作为人们偶像般的存在,英雄被赋予了太多异于常人的特性。于是我们看到,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笑谈各路豪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刘劭在《人物志》中也提到,何为英雄?“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时至今日,无论是荧屏上的英雄赞歌,还是市井巷陌的口耳传颂,英雄们的形象也常常还是那么“高大上”,传奇经历扣人心弦,光辉形象伟岸威猛。 

时代的进步,离不开这些大英雄们的光彩夺目;但支撑起整个时代的,其实是更多默默无闻的身边英雄。在辽宁沈阳,4位外卖小哥在晚饭高峰期,追随并护送一位突然病发的老人,用3个多小时的陪伴,温暖了寒冷的冬夜;在安徽蚌埠,80”特警张劼“该上的时候就应该第一个上”,浑身被火仍紧紧抓住嫌疑人,用血肉之躯阻止了可能的爆炸;在天津武清,“金孔雀”余旭用整个青春奉行了军人的使命,诠释了一个叫做蓝天的信念;在安徽合肥,43岁的女儿陆勤霞从背后紧紧抱着父亲,将父亲的脚垫在自己的脚背上,用这种方式,满足瘫痪父亲出来溜达的愿望……或勇敢,或孝敬,或非凡,或善良,正是这一位位平民英雄,让温情得以传递、和谐得以凝造、和平得以维系。 

在《火锅英雄》里有这样一句话,“你不是一个失败者,你是我心中的英雄”。普通人眼中的英雄,不一定要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或是“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那般灿烂夺目。可能只是一个略显萧索却顶天立地的背影,可能只是一句略显简单但真情满满的问候,可能只是一段略显寻常而情深意切的相处,可能只是一次危急关头却挺身而出的果敢,都会在不经意间让英雄驻在人们心间。英雄的衡量绝不是靠“成功”,而是依赖那感人肺腑的力量和牵动人心的震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暖人的细节,丝毫不逊于过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伟岸。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可能是亲密的邻居亲友,可能是陌生的路人过客,可能一身尘土、一脸朴实,但他们用寻常的言行、真挚的情感,书写了属于当下、属于我们的英雄史诗。这才是最真实的、最动人的“真人版”英雄。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从未走远,他们的故事也从未有过尽头。用心去感受平民得以成为英雄的气质吧,用爱去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你的人,应当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有的“英雄梦”。

 

崇尚英雄,就是坚守正道

陈凌  人民日报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谱系中,英雄是醒目的标识;在一个国家的道德天空上,英雄是璀璨的星辰。

哲人有言,英雄的业绩、他们的言论,就是那个时代的精华。的确,英雄是一个民族的“凝结核”。如杨靖宇所言,“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英雄就是这革命的火种,没有英雄的引领,个体的力量就难以凝聚;缺少先锋的领路,前行的方向将难以看清。马克思因此感慨,“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我们崇尚英雄,不仅因为英雄引领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更因为英雄身上闪亮的精神光芒,可以穿过岁月、直抵人心。一句话说得好,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生命终有逝去之日,蜡烛终有燃尽之时,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献身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豁达胸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敢刚毅,却可以历经时间的冲刷而凝为不朽。“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以英雄为路标,我们才能廓清思想的迷雾,看清前行的方向;不忘为什么而出发,我们才能激发起向前的无穷力量。

 然而,现实中,总有一些人,或是打着“还原真相”“重新评价”的幌子,或是借着“学术研究”“历史考证”的名号,歪曲历史,裁剪事实,抹黑英雄。于是,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邱少云火中捐躯“不真实”;刘胡兰“精神有问题”,雷锋日记“全是造假”;狼牙山五壮士是“土匪”,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更是“把中国踹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种种诋毁之声,不绝于耳。

英雄的事迹,不是不能考证和讨论,但要有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通过混淆视听甚至无中生有来否定英雄,进而否定共同的历史记忆、否定民族的心理积淀、否定集体的价值追求,最终只会让我们的精神家园“血污游魂归不得”。君不见,在当年苏联,青年近卫军英雄奥列格·科舍沃伊的故事,被一些人说成是其母亲编造的离奇骗局;卫国战争女英雄卓娅的事迹被“考证”为假的,称她并没有烧掉德军的马厩和草料,反而烧掉了村民的木板房;就连列宁,也遭到无端的攻击和谩骂。由此带来的,是思想的混乱、精神的虚无、信仰的坍塌。当文明的灯火被吹得七零八落,加剧的却是国家的动荡和分裂。这样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历史不容忘却,英雄不容抹黑。1930年,年仅25岁的共产党人裘古怀,在狱中英勇就义。临终前,他给狱中的同志留下了一封绝笔信,信中写道:“同志们,壮大我们的革命武装力量争取胜利吧!胜利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一位曾参加过北伐,还因作战勇敢,被誉为“虎胆英雄”的革命者,所担心的,绝不是自己的名字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他所害怕的,是自己用生命追求的信仰、同伴用鲜血守望的初心被后人忘记。在这个意义上,捍卫历史,正是为了开创未来;崇尚英雄,正是为了坚守正道。

 

厚植英雄情怀的鲜明时代价值

田旭明  光明日报

  在这场抗击疫情斗争中,那些新时代“最美逆行者”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英雄情怀是何等重要。没有他们的冲锋陷阵和担当有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可能这么迅速就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此次疫情大考使得神州大地再次响起一曲曲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也再次表明新时代追梦的道路上英雄情怀不可或缺。

  英雄情怀是一个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任何一个追求进步的民族都应该对英雄保持着深刻铭记、情感眷恋、价值认同和深切关怀,让英雄情怀深深熔铸在民族血脉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精神和情怀是我们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资源和力量。

厚植英雄情怀有助于铸牢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意识

一个政党最难得的品质就是历经风霜和磨难依然初心不改、使命不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丢了。”因此,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对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意识进行检测、保鲜和维护,确保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不被乱花迷眼和浮云遮眼。推崇英雄并厚植英雄情怀有助于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人民立场,增强他们的初心使命意识。唯物史观表明,英雄来自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当中的杰出代表,崇尚英雄就是坚信“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我们推崇的英雄很多是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涌现出的革命先烈与时代先锋,甚至有很多是扎根在基层的默默无闻的党员干部和工作在各行各业一线的共产党员。弘扬这些英雄的感人事迹,宣扬他们执着为民、忠诚担当、清正廉洁、朴实无华和实干奉献的品质,是在广大党员干部中间树立精神标杆,形成精神震撼和情感共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敦促他们更加坚定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好群众路线,进而铸牢初心和使命意识。

厚植英雄情怀有助于养成正确历史观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持久沉淀和集体记忆,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和丰厚的营养剂。透过历史可以知晓过去,更可以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对历史的真实记忆和理性反思,可以启民智、铸民魂。任何对历史的淡忘和歪曲都是背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因此,我们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不能随心所欲“打扮”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在思想文化领域,历史虚无主义往往裹挟着文化虚无主义、政治虚无主义等思潮,歪曲党的革命史和奋斗史,尤其热衷于戏谑、恶搞、抹黑和调侃革命英雄人物,对人们的历史认知、政治认同以及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造成负面冲击。而讲好英雄故事,纪念英雄人物,真实还原英雄的历史语境,科学评价英雄的历史作用,通过英雄的历史背景、鲜活事迹、独特话语、精神风貌强化人们的历史记忆,有助于促使人们辩证看待历史发展,提高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免疫力,从而养成尊重历史、铭记历史、敬畏历史的态度,确立科学的历史观。

厚植英雄情怀有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而实践证明,这一目标实现离不开发挥先进典型这座“精神富矿”的作用。英雄模范来源于真实生活,多是人们记忆和现实中熟悉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是高尚品德和崇高价值的承载者,蕴含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展现了价值之美、信仰之美、行为之美和境界之美。学习和宣传英雄,周期性开展纪念英雄活动,利用媒介传播将英雄事迹和精神以文字、语言、图片、影像等形式展示出来,让民众在视觉和听觉的震撼、内心的价值判断以及真善美的体悟中对英雄产生崇敬之情。在这个过程中,英雄彰显的视死如归、大义担当、敬业奉献、廉洁奉公等精神品质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感触和打动人心,洗涤和激荡心灵,不仅能激励人们崇德向善,强化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还能鞭策那些与先进典型的道德品行有差距的群体检视和反省自身,提升思想道德修养,锤炼道德人格,明确个人行为的善恶是非标准,正确处理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做到明大德、严私德、守公德,从而助力提高全社会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厚植英雄情怀有助于激发斗争精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前进的道路上既有难得的历史契机,也有诸多重大风险考验,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且破坏性极大的惊涛骇浪。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常怀“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充沛的斗争精神,并积极提高斗争本领。培育英雄精神是激发斗争精神的内生动力。我们崇尚的英雄,是坚持斗争、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模范代表,是正义和勇敢的化身。他们在与困难的斗争中练就了不怕苦、不屈服、不退缩、不低头的斗争气魄和气节,养成了坚守信念、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敢于拼搏、奋力争先的斗争风骨和操守。今天我们大力培育英雄情怀,就是要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向英雄看齐,面对危难时能勇当先锋,面对重任时能乐于奉献,面对挑衅时敢于亮剑,面对险境时勇于担当,面对歪风时敢于制止,增强敢抓“烫山芋”、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斗争勇气。当全社会形成学习、争当、捍卫和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对英雄情怀的追求变成一种行为自觉时,必然能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注入强大的精神动能。

 

守护英雄铸就的精神坐标

李斌  人民日报评论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回顾历史、缅怀英烈成为一个滚烫的社会热点。最近,一组名为“二战老兵今昔照”的图片在网络上传播:70多年前的战士英姿勃发,满怀一腔热血投入抗击法西斯的正义事业;如今他们两鬓苍白、满脸皱纹,再度穿上戎装与武器合影,令很多人为之深深感动。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无论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当年,作家魏巍亲历战场的血与火,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时光流转,对于“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回答不应有改变。饮水思源,正是那些舍生忘死的英雄,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中浴血奋斗的捍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有人说,“安逸的日子,有时是一种腐蚀剂。”这话不无道理。远离了战火硝烟,有些人就会逐渐淡忘为国捐躯的大义凛然;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有些人就会忘乎所以、精神空虚。比如,少数人曲解历史、恶搞先烈的行为,就引起了全社会的警觉。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下起了“解密”功夫、做起了“翻案”文章。于是,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论不时出现: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动不动岂不违反生理学?黄继光的胸膛怎么可能挡住机枪的疯狂扫射?个别人甚至不惜制造“狼牙山五壮士欺压村民”“刘胡兰被乡亲铡死”之类的谣言。把解构先烈当时髦,以调侃英雄为能事,不遗余力将我们民族的正能量符号污名化,这种歪风邪气,好比精神世界的雾霾,挑战正义良知的底线,冲击社会的价值判断,扰乱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历史学家说过,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历史是一门审慎的学问,对过去的错误阐释往往比愚昧无知更危险。罔顾史实,随意调侃和解构,甚至胡编乱造,诋毁抹黑民族英烈,不仅是对英雄的极不尊重,更是解构历史、虚无历史、篡改历史的危险做法。

“我见证了黄继光的事迹是真实存在的,英雄就是英雄,绝对不可以被抹黑。”黄继光生前战友李继德对战斗情节的回忆,让那些怀疑者哑口无言。面对射向英雄的子弹,我们不应沉默,而应挺身而出,用事实捍卫真相,以良知坚守正义。“再怎么争吵,邱少云都没有理由受辱”“不要让战斗英雄在网络舆论中二次阵亡”,看看网友的留言、听听人们的呼声,就能明白,抹黑英雄的做法不得人心。筑牢历史记忆的堤坝,防范虚无主义侵袭,这是社会文明的必修课,也是守护我们精神家园的防火墙。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铭记,才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传承,才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建立规范健全的国家荣誉制度,才能引导全社会把英烈的光荣与梦想铭记在心、弘扬在行,才能让英雄有血有肉地走入人们的心灵。有情怀而又不失理性、有态度而又不失温度,用更为容易接受、更为符合事理逻辑的方式讲好英雄故事,赋予主流价值观更多切身感和时代感,就能营造弘扬英雄精神的强磁场。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指出,崇拜英雄是一种好善,也是一种审美。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英雄人物始终是标注历史的精神坐标,构成了一个民族向慕正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底座。让我们在回首中铭记,在缅怀中传承,把英雄精神深深融入民族的基因血脉里,激发不负昨天、无愧今天、开创明天的磅礴力量。

评论君说仆人眼中,没有巨人。邱少云、黄继光以及雷锋等革命年代的英雄,也总是被这样打量。如本文所说,英雄经过时代淬炼,也容易产生时代隔阂。但无论时代怎么变化,英雄身上展现了我们文明中的最好品质,体现了人们的志向境界。从不理解发展为不尊敬,显然已走向谬误。对他们的信口质疑、随意歪曲,其实是社会精神、文化价值的侏儒化。最好的回击,就是像本文作者一样挺身而出,正本清源。

【其他声音】

当英雄是自己的事,请把医护当凡人一样呵护

曹林|文

医护人员的逆行姿态一直让公众热泪盈眶,他们的奉献,他们的牺牲,他们在生死一线与病毒赛跑的背影,让人心疼。这种心疼转化为一种不安,这两天舆论对那种不顾医护的现实需求而自我感动地将医护人员“英雄化”的种种渲染,颇为不安:不管是不是缺物资和防护,只负责派发“英雄”标签;不管她们是不是愿意头发剃成那个样子,用宏大的英雄主义阐释遮掩爱美者的泪水。不能让英雄的形象成为她们的负担,苛求英雄是残忍的,请把医护人员当凡人一样呵护。

众多热血沸腾的英雄主义叙事中,国家卫健委一位官员的良心话让人感动,在做客《新闻11》节目访谈,谈到3000多名医护人员感染病毒和他们的安全时,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说了这样一段话:在这一次疫情防控中,我们不需要任何“英雄主义”的号召,很多医务人员都是自觉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我看来,防护的关键在于防护用品供应要保障充足到位,同时让医务人员有合理的工作负荷,可以进行轮替,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说得多好啊,不需要任何“英雄主义”的号召,这是医务人员的工作。我理解的是,不是不要英雄主义,更不是不要英雄,做英雄是英雄的事,我们能做的是,把医护人员当凡人,把他们当凡人一样呵护。英雄可能只是局外人的文学想象,对于身在危险环境中的医护人员来说,他们跟凡人一样会受到病毒感染,甚至因为身处一线,更容易被感染,他们有凡人的怕,凡人对家人的思念,凡人对美的追求,凡人常处这种环境中所产生的焦虑甚至抑郁,要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凡人需求。

英雄,可能只是外人“自我感动”的一种赞美,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她们剃去长发,不是当英雄,是专业防护的要求;她们逆行而上,不是当英雄,而是职业天命所系。记者拍几张照片就出去了,外人在键盘上喊两个字:英雄,泪眼朦胧一下,然后转身过去继续自己凡人的生活,而她们在被隔离的病房中,一直面临着凡人的种种焦虑,病毒不管你是英雄是医护还是什么,一样地感染。饮食的保障,能保障体力恢复的睡觉时间,防护物资的到位,不能让她们一直处于这种高负荷状态下,她们也有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必须有不断的轮替换下疲惫的她们。

相比那些颂歌,那些英雄主义史诗般的赞美,那些把她们拔高的比喻,医护人员更愿意听到焦雅辉局长的这段话,用凡人的角度考虑她们的爱与怕,关心女性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心理疏导。他们要的是专业口罩,不是那些口号;他们要的是防护服,不是英雄的华服。

是啊,当我们在谈英雄时,我们在谈什么?这种话语是一个置身事外的视角,我不喜欢那种旁观的赞美视角,坐在安全而舒适的地方,鼓励别人当英雄当烈士。或者是用英雄主义的大词,回避物资的缺乏。为什么钟南山说“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时,我们都流泪了?钟南山自己是一个逆行者,他让别人“能不去就不去武汉”,但他自己去了,把那里的现实情况告诉了世界。他没有苛求别人当英雄,英雄是英雄自己的事。

前段时间一段颇具批判和反讽的话在网上流行。有口罩吗?没有。有防护服吗?没有。有消毒水吗?没有。有护目镜吗?没有。有困难吗?没有。有信心吗?有。这种反讽听起来有点刺耳,却把战疫下某些官僚主义的盲目信心,表现得淋漓尽致。信心,应该建立在物资的充分保障上,前线物资告急就要竭力去保障,不能鼓励医护人员的信心“裸奔”。英雄是个人自己的追求,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去当英雄,作为旁观者,我们能做的是把医护人员当凡人一样呵护。

哪有什么英雄,不过是如你我一样平常家的儿女,穿上了白大褂,必须面对职业的召唤。疫情当前,替他们卸下那种英雄主义的重负,首先去考虑他们作为凡人的防护吧,真正站在他们角度考虑每一种凡人需求。这几天媒体都在呼吁给殉职者烈士的身份,不能亏待做出巨大牺牲的医护人员,有部门已经作出真诚善意回应。我知道,这些平凡如你我一样的人,不想看到身边的战友成为烈士,他们要的是,一个不少地安全归来,正像我们出门时,父亲的目光母亲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