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政治>> 高二>> 练习测试

练习测试

泉州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单元测试题

录入者:sophiawei1989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1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答题卷内。)

1.亿万年来,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峡谷山川……天地万物就这样自在地、不管不顾地存在着,直到有了人类——这种从地上爬起来用双脚走路的动物,这个世界才被赋予了情调,才有了文学艺术、科学探索。材料旨在表明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            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京剧演“技”还是演“戏”?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技”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王国维的评论表明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技”与“戏”可单独存在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戏”决定着“技”的发展

③“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要丰富“戏”的内涵

④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既重视“戏”又重视“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作为一种古老的传递信息和交流的工具,是维系家人情感的一种联系方式。一封典型的家书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这是家书独有的价值体现。各个时期的家书,从侧面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为后人认识那个时代提供了新的视角。这说明

①文化是由经济、政治决定的       ②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中国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拼经济、拼管理”到“拼文化”的过程,城市竞争实际上成为城市文化的竞争,呈现出“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格局。如果让你以“文化在城市竞争中的作用”为主题写一篇论文,可采用的观点是

①文化直接决定城市竞争的成败         ②文化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③城市精神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④文化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战略性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体现的道理是

A.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B.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C.文化能够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

D.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6.“人情重怀土,故乡安可忘。”故土难离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人文情怀。对中国人而言,富贵要还乡,否则如锦衣夜行;叶落要归根,不至于客死他乡成孤魂野鬼。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人“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归根执念。这说明

①文化背景不同必然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难以抹去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强制的、有形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云南腾冲的和顺图书馆是一座历经百年沧桑的乡村图书馆,它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触目尽是乡愁,咀嚼全是文化。内有藏书13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还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村民们农闲之余喜欢到这里静静地阅读,接受书香的洗礼。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是因为

①阅读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培育文明乡风 

②文化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引领人们前进

③先进文化可以为乡村发展积蓄强大的物质力量 

④优秀文化浸润心灵,启发智慧,滋养浩然之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有专家认为,古诗文入课堂,留给学生的核心,不是那些分崩离析、可以量化和默写的“知识点”,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更多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自然认同。该观点强调

A.古诗文教学应关注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B.古诗文教学对人的影响应是不知不觉的

C.古诗文教学不应抹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D.古诗文教学应正确选择、传递、创造文化

9.美育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灵活动,是人类围绕着对美的感知、鉴赏与创造的综合性教育活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落实这一要求

①需要将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全部渗透到学生生活实践中去

②能够发挥出教育具有的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必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和传播美

④有利于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阿木爷爷”凭借一双巧手,不用现代机械工具,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仅靠神奇的榫卯技术就能打造出鲁班凳、苹果锁等木制品,被称为“当代鲁班”。他创作木制品过程的视频被传到网络上,在海内外迅速圈粉。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讲好中国故事就应体现中国特色    ④优秀文化得到世界人民普遍认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梵高的《向日葵》(油画)中的向日葵犹如燃遍画布的火焰,显示出画家狂热的生命激情;徐渭《墨葡萄图轴》(水墨画)中的葡萄如同辛酸的泪珠,比喻自己像野葡萄一样被抛在野藤里。下列对这两幅画的理解合理的是

 

 

 

 

 

 

①两幅作品存在共性,其原因在于中西方艺术的借鉴与融合

②两幅作品存在差异,其原因在于艺术创作受生活实践制约

艺术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因而难以实现不同艺术的融合

艺术创作具有普遍的规律,因而民族艺术也能成为世界性艺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关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处原则,被称作是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下列对这“十六字箴言”理解错误的是

A.“各美其美”,强调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B.“美人之美”,强调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C.“美美与共”,强调要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天下大同”,强调不同民族文化要相互借鉴,渐趋融合、日趋同一

13.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实地去看了,呆过了,对当地才会有更真实的感受,或许还会改变原先的印象。美国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到中国留学过的美国学生,近八成的人对中国的印象比没去之前更加正面。有美国留学生建议身边的人,“一定要用开放的眼光和平等的视角去中国看一看”。下列对材料信息概括准确的是

①文化融合,夯实中美合作的基础      ②文化互鉴,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③文化交流,架起人民友好的桥梁      ④文化沟通,减少误解、纠正偏见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从寻找“大秦”的汉朝使者甘英,到穿着中国丝绸长袍进入剧场引起轰动的恺撒;从马可·波罗掀起西方第一次“中国热”,到汉学家卫匡国编撰西方首部中文语法书,再到中国和意大利两国当代艺术家联手创作实验京剧《图兰朵》、联手打造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千年坐标里,两个文明古国的相遇,碰撞出无数绚烂的火花。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不同文化的碰撞是文化发展的根基

③中意文化在长期交流中实现了相互认同   ④商业贸易是促进中意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村落保护第一人”的作家冯骥才表示,要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这告诉我们

①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      

②传统村落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要保护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血脉,留住文化基因

④应该优先开发利用传统村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在中国文化中,“韧”的精神,蕴含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使中国文化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这表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②传统思想具有相对稳定性,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历久弥新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人们活动中的行为选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近年来,圆明园持续开展园内文物数字化存档工作。目前该园正以三维扫描、摄影测量和全景摄影等手段,对遭到多次破坏的远瀛观和大水法遗址建筑开展全面记录,形成虚拟三维影像在网上展示,游客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掌上观展”,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这表明

①依托网络技术才能让现代人感受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

②恢复文化遗址的历史原貌能使游客受到更深刻的感染

③科技进步使文化资源储存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④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存档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面对2020年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让学生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火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网上找到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课程,学习变得主动和灵活,学习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说明

①“互联网+教育”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②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③在线教育有利于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④在线教育成为人类传承文化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福建柘荣县的剪纸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柘荣县立足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剪纸艺术在表现手法上重视与油画、版画、陶艺、书画等艺术门类结合,同时在材料技术、内容挖掘上不断求新,大大提高了剪纸的艺术性,深受消费者欢迎。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传统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20年抗疫期间,一堂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现象级”思政大课圈粉无数。四位教授在线“云”开讲,与各层次学校居家学子分享疫情大考的启示。据统计,直播当天5027.8万人次观看了在线直播,人民网等平台总访问量达1.25亿次。有不少学子表示心头始终萦绕着“此生无悔入华夏”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这堂思政大课的成功

①展现了教育的意义、文化的力量     ②显示着继承的必要、传播的价值

③增强了爱国的情感、担当的意识     ④取决于形式的新颖、手段的高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中国园”里有一组石凳,上刻中英文书法,内容为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假如要写一篇介绍,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有

①述文明史,在中英结合的书写方式中回文字发展轨迹

②品传统味,在书法艺术欣赏中品味中华文化的包容之美

③结世界缘,在中外文化元素的交织中促进文化交流传播

④观外来风,在探索汉字发展方向的实践中借鉴外来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唐宋时期,契丹是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之一。他们建立的辽国与宋朝南北对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注意保存文化,丧失了彼此认同的核心,最终走向了消亡。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必须夯实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要注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③要全面继承和保护历史文化     ④文化交流不能丧失民族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和文明多样化的当今世界,我们进行“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或其他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但在学习与借鉴时,我们必须

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③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     ④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近年来,全民学习如火如荼。某街道社区居民在社区教育活动中以书籍为友,以学习为乐,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提升文化修养,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中,获得了热爱生活、热爱社区的精神力量。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     ②完善教育体系,推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③变革学习方式,强化教育创造知识的功能   ④创新传播手段,满足人们多样化教育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非选择题52分)

二、问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2分)

25.(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广州市始终把技能帮扶作为重要内容,让对口支援地区的贫困群众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在家门口就能实现高质量就业。2020年7月下旬,广州市白云区人社部门率先把“粤菜师傅”技能培训班开进了贵州省平塘县,第一堂课就从白切鸡开始。很快,在学员的帮助下,一款全新的“黔式白切鸡”在当地开发成功。广州还引导和组织今日头条、唯品会、YY、虎牙等多家互联网企业,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网络扶贫结对帮扶,批量培养直播人才,以“互联网+”改变着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当地人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打通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最后一公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阐释广州市重视对对口支援地区的贫困群众进行技能帮扶的理由。(11分)

 

 

 

 

26.(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按照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要求,开展了主题为“弘扬抗疫精神,强化责任担当”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手抄报评选、主题班会研讨等多种活动,全面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以抗疫英雄为榜样,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好知识、成长成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简述该校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的依据及对学生成长的价值。(9分)

 

 

 

 

 

 

 

 

27.(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业遗产是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历史积淀,是城市工业文明的根脉,是很多人情感的寄托、精神的维系。

泉州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是一个以保护工业建筑、保护工业遗产业态、展示文化创意产业魅力的示范园区。园区充分利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源和堂蜜饯厂、面粉厂、油厂、麻纺厂、电视机厂等老厂房的规模和分布,按照“保留、改造、新建”的原则进行规划,保留厂房、办公楼的钢架结构与LOFT(阁楼)基本结构,对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修补、装饰,注入新的产业元素,营造了兼具怀旧和时尚气息的艺术氛围,实现了工业传统与时尚生活的共融。

有人认为,工业遗产是城市工业文明和历史发展的见证,应当原封不动地承袭。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9分)

28.(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是一个大家庭,都住在地球村里。由于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这就要求世界各国要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携手同行,这样才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11分)

 

 

 

 

 

 

 

 

 

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药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我国历代疫病的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且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面对复杂顽固的新冠肺炎病毒,中医诊疗强调辩证审因论治,因人因地制宜,古老的中医药再立新功。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总结中医药病毒性传染病规律和经验深入发掘古代经典名方,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成为中国方案的重要特色和优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在疫情防控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