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政治>> 高二>> 练习测试

练习测试

泉州七中2020-2021学年度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练习(一)

录入者:sophiawei1989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1日


考点一 文化与社会

1.(2018课标Ⅱ)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一成就(  )

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8课标Ⅲ)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0江苏卷)“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原是北宋时的乡约,说的是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吃了没有,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明朝《泰泉乡礼》沿用了这条乡约,到了清朝,“吃了吗”已成为流行的交往礼仪和习惯,并延续至今。由此可见

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人们创造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被它塑造

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2020·天津卷)阅读一本好书,能让生命变得更有质感,充沛内心的力量。有的人遇到生活的磨难,却在书籍中获得了勇气;有的人困于琐碎的日常,却在书籍中拓宽了天地;有的人尽管身处贫穷,却在书籍中收获了精神财富。读好书

A. 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生           B.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

C. 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 既能产生精神力量,也能产生物质力量

5.(2019浙江4月)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时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明(  )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具有传承性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2019浙江4月选考)H村村民自筹资金建立村史馆,展示该村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生产生活的发展状况,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这说明(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自信源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15天津文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8.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用手机追剧时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针对类似现象,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为乘客行为立起刚性规矩,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用好制度管出好习惯,是涵养“车厢里的文明”的必然之举。“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体现了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优秀文化对政治建设有促进作用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以制度文明引领良好的文明风尚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9. 2019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9)》称,命运共同体、进博会、贸易摩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入选综合类2018年度流行语,锦鲤、杠精、佛系、C位、皮一下等入选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表明文化(  )

A.彰显时代的精神,引领时代的发展         B.决定时代的走向,创造时代的未来

C.源于时代的智慧,反映时代的潮流         D.源于时代的实践,反映时代的变迁

10.工业旅游兼具文化性、知识性和现场感、体验感。近年来,甘肃省白银市将工业遗迹开发作为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先后建成了火焰山国家矿山公园、白银露天矿旧址等旅游景点,促进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发展工业旅游(  )

①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表明文化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③能够见证历史遗存,提升城市魅力        ④使文化生产力成为城市转型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故宫零废弃”垃圾分配项目是通过情景设计引导参观者体验“生态故宫”,倡导社会公众关注并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苏州90后小伙陈柯宇创作的歌曲《生僻字》迅速在网络走红:茕茕孑立沆瀣一气/踽踽独行醍醐灌顶/绵绵瓜瓞奉为圭臬/龙行龘龘犄角旮旯/娉婷袅娜涕泗滂沱/呶呶不休不稂不莠……网友直呼,“听完歌语文水平大涨”。作者表示,希望通过歌曲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汉字文化,让生僻字不再生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文化创新要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追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歌唱家李谷一始终将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改革开放进程紧紧相连,用歌声见证改革开放的豪迈壮举,用作品抒发祖国的豪情、民族的豪迈、人民的心声。她演唱歌曲近800首,《乡恋》被誉为“改革开放后第一首流行歌曲”,《难忘今宵》给千万个中国家庭送去欢乐和祝福,《我和我的祖国》倾诉了对祖国的真情挚爱。这说明(  )

①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亦步亦趋的             ②社会变化必然推动文化的发展

③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社会发展进程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二 文化对人的影响

14.“植入式广告”是指在影视剧情、游戏中刻意插入商家的产品和服务,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成功的植入式广告会暂时让消费者忘记其背后隐藏的功利性,沉醉于对被植入物的欣赏中,从而激活消费者的购物潜意识。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彼此渗透

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被动的、无目的的过程

③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13课标Ⅰ)M中学不唯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古人削桐为琴,纳天地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琴乐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乘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古琴音乐(  )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云南印象》,源自于纯正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它表现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 (2015安徽文综,) “乡愁抹不去,乡愁又回不去。”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  )

①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 2019年6月21日,“闪光的足迹——我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你”大型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在河北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正式启动。活动围绕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引导和激励人们把爱国奋斗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要高度重视传媒建设

③要通过多种方式培育民族精神,将爱国主义作为培育民族精神的主心骨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央视“感动中国”就像一个春天的约会一般,在每年的早春如期而至,评选和记录过去一年最让中国社会感动和记忆深刻的人。他们的人物事迹和颁奖词感人肺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材料体现了(  )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传播手段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③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杭州市坚持以文化人,发挥价值观的滋养力。在充分挖掘杭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杭州百姓耳熟能详的爱国故事和诚信故事以及阿里巴巴集团等诚信经营的现代范例,通过编印乡土教育丛书等多种表现形式,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和诚信文化教育活动。杭州市的做法表明(  )

①诚信文化教育活动是人们成功的根本条件   

②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优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促进个人成长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为提高市民文明交通素质,改善通行秩序,减少交通事故,某市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大家行”活动,倡导全民参与,共创文明交通环境。该市的做法是基于(  )

①文明礼仪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对人的综合素质产生深远影响

②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

③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④个体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只能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得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这一励志寄语,尽管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  )

①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 “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诗词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