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通用技术>>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拨开迷雾见“真相”,单光子相机如何极目远眺(一)

录入者:15959541500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4日

撰文:徐飞虎 多伦多大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长期从事量子物理、信息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致力于发展实用化量子信息技术。

  隔着厚厚的雾霾,能够看多远?我们的答案是45公里。

  为了证明我们真的能清楚地看到45公里开外的目标,2018年8月我们团队在上海搭建了一个单光子相机系统,然后把它搬到了崇明岛上。实验的目标是对45公里外的浦东民航大厦进行拍照。为了完成这个实验,我们在崇明岛租了一个宾馆,把系统搬到了宾馆20层,因为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在使用单光子相机系统拍摄前,我们先做了一个对比实验,选用的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的商用天文望远镜,同时结合一台佳能相机,对浦东民航大厦进行拍摄。

  当时的雾霾非常严重,所以即便是用了最好的天文望远镜和佳能相机,也只能拍到一个非常模糊的图像。而用单光子相机拍摄,是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个大楼的轮廓的。这是我们所做的两个关键实验之一:45公里实验。

  另一项关键实验叫做“22公里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的另一个目标也是在上海:购物中心K11。我们在22公里外对K11进行拍摄,同样我们用最好的天文望远镜和相机进行比对拍摄,即使是22公里,由于雾霾的影响,我们也基本上什么都看不到。然后用我们的单光子相机,拍摄结果见上图中间插图。

  从这两项实验为出发点,我希望能够为大家介绍我们团队研究的“单光子相机”。

  对比一下K11真实的图像,可见单光子相机很清楚地呈现出K11的整体面貌。值得注意的是,单光子相机不仅能拍出图像,而且这幅图像还是三维的:图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颜色,其实是告诉我们这个东西距离拍摄者有多远。比如红色就是相对较远一些的,而蓝色则距离拍摄者相对较近一些。所以单光子相机不仅能够实现“雾里看花”,同时也能够实现多一个维度的成像,我们将其称作“三维成像”。

  什么是单光子相机?

  那么这样的效果是怎么做到的呢?一个核心技术就是我们团队研发的远距离单光子相机。远距离单光子相机的核心是激光成像雷达技术,以及在量子信息里发展出的高精度单光子探测技术。

  激光雷达又是原理?它可以这么理解:我们主动发一束光,打到建筑物上——任何的建筑物,最简单的就是用激光笔打到墙上。经过漫反射过程,必然有光子被反射回来,我们通过探测器来接收反射回来的光子。如果发射了很多个脉冲,就会收到相应数量的反射回来的光子。

  最终对于每一个点,我们收到一个这样的柱状图。

  你会看到图中出现了一个小峰,由这个小峰的时间和发射时间存在时间差,就能由此得出光的飞行时间。通过光的飞行时间,就可以计算出建筑物某一点与发射点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而通过收集到的光子数量,就能知道这个建筑物是黑色的还是白色的。收集到光子后对其进行逐点扫描,一个点一个点扫下去,最终将会得到一个目标物体的三维图像。这就是传统激光雷达的工作过程。

  传统的激光雷达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传统的激光雷达用的是传统的探测器,常见的应用可见于手机、相机使用的传统的光电探测器,这些探测器的灵敏度是很有限的,每一个点至少要探测1nW这样的光强,或者说换算成光子,大概10^9个光子,才能够成一个点的信息。一幅图如果一万个像素点,就需要1万乘以10^9这么多光子,才能够得到一个清晰的图像。

  若要满足日常需求,传统的激光雷达的问题不大,但如果目标距离很远,就会带来很大问题。因为光的漫反射过程离得越远,返回来的光子数就变得越少,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当目标很远时,设备就大概只能够探测到一两个光子,这会导致探测到的信号出现严重失真的情况。如果用这样的信号,一个个点扫下来,就会得到一个非常失真的图像,整个图像过于模糊,无法分辨。

  我们团队的研究目标就是实现远距离成像,同时需要满足即使在雾霾这样的日常生活中会出现的不良观测条件下,也能实现对远距离目标的拍摄。那么能不能用每个像素只探测一个光子来实现清晰的图像拍摄?于是我们将研究的方向聚焦于单光子相机。一句话来概括,单光子相机就是每个像素只探测一个光子。

  光的基本单元就是光量子,我们可以叫它光子、单光子。如果能做到每个像素只探测一个光子,那么就能在灵敏度上就实现一个巨大的飞跃——10^9到1的巨大飞跃。这样,就给探测距离和灵敏度带来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我们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