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一>> 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

参加江苏省新课程教学观摩大会有感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20日

参加江苏省新课程教学观摩大会有感

泉州七中历史组   陈力勋

新课程改革是目前教育界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承载着中国教育理想,承载着广大教师和千万学生的期盼。带着一份真诚的心,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新课程教学观摩大会,学习了江苏省新课程的实验成果,感触颇深,在此提出几点感想:

一、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在江苏省天一中学召开的江苏省新课程教学观摩大会开幕式上,天一中学的沈茂德校长讲述了他的一个理念:“每个学生都是一座金矿,都蕴藏着很大的潜力,等待着有爱心和慧眼的老师去挖掘。”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教师在教育中对待学生要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懂得如何去表扬学生。新课程倡导多鼓励学生,是从给学生宽容和安全的心理氛围的角度提出的,其本质也是来自对人的个性的尊重。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还应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新课程倡导对多样化的包容,我认为“面批”制度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老师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为几个学生当面批改作业,这样做不仅是让学生当面受到指点,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加深师生感情,老师用积极正面的情感态度去影响学生,从而把隐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潜力激发出来。教育是农业化的精耕细作,不是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把一个学生教好需要合适的阳光雨露、土壤水源,还要有相当的情感投入。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备课、精心教学、精心批改、精心辅导,从大量问题中精选出最有启示的一个,从大量教学方法中找出最有针对性的一种,让学生从学习中收获成就感和自信心。

再次,我们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不应该让学生害怕学习,教师应该是天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看学生的未来,要用积极的心态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有自己的快乐。学生每一天都有要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这个理念就要求新课程的教学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面对这样的要求,教师是不是应把教育放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上?是不是应多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健康快乐的生活?基于这一点,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就应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想学,爱学,而不是被迫而学。在课堂中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这样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有挫折、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有了认知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

此外,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有时,学生听着听着就会生发出疑问,决不能因为这个问题是中考、高考不可能考到的,就把学生的思路硬拽回来。如果一个老师不顾学生感受,只管自己完成教学任务,就太自私了。

二、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观念看待学习

  

天一中学有一个理念:一个苹果换来的就只有一个苹果,但一种思想换来的会有两种思想。教之初ejzc.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不应是“我的眼中只有自己”,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学习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新课程教之初教之初班 教之初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虽然是从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地死记硬背的角度提出来的,但其前提是对人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的尊重。自主、合作、探究都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固有的、内在的需要。自主是人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体现,合作是对个人有限性的弥补及基于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需要,而探究则是人的本能。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说真正理解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才不会在不需要合作的时候让学生合作,在学生能够自主的时候不让自主,在学生有探究欲望的时候直接告诉结论。

听新课标指导下的老师上课,我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很少这样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让学生把每天的讲话记录下来。相反,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似乎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理念,自然而然的行为。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原则,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对话和辩论,希望学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尝试:体验成功,品尝失败,得到提高和进步。这种方法给学生传达出信息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且相信学生的能力。有一句古话说,如果你认为他们行,他们就行。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真的“动”起来,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可以说,这样的学习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

三、教材——师生交流的一个载体

    自从新课程开始实施以来,教材也变得异常“简单”,文字少得可怜。但要读懂这样的教材,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在理解教材内容,特别是理解教材内容背后的课程价值上存在种种困难。“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来教”的提法呼吁教师不能停留在教材本身所呈现的知识框架上面,不要受制于教材的设计,而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灵活的调整,即“用教材来教”。但这一要求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把握这一知识内容的课程意图。在每一次备课时,教师必须追问,这一课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要教这些知识?仅仅是教知识吗?其背后更深远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丰富的学科思想。这些思想应该是除了一般的教育理念以外,教师所时时不能忘记的。

    新课程作为一种开放度更大的课程,不仅要赋予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权利,也在试图启动教师的思考力。当我们习惯了过去一切作为定论呈现的时候,我们也习惯了不需要任何思考和怀疑的接纳,和学生一样地去接纳。 而课程标准的出现则要求教师更多地从课程的高度来理解和思考教学。这正是新课程在试图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是现代民主观念的体现。但是,如何在本质上打破这种依赖,摆脱束缚,而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和执行者,是教师面临的十分重要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让教师成为真正优秀的教师,体味到做教师的幸福感。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由于强调开放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提到日程,教材已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还要学会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作为教师应懂得理解、接受、同情和公平对待学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