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美术>>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平凡者的创造·隶书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22日

教学目标

  了解隶书的成因、发展规律、审美特征以及它在汉字演进和书法艺术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意义。掌握隶书的基本书写规律,通过与小篆及其他书体在笔法和结体上的对比,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探究兴趣,并使之初步掌握隶书的书写技巧、方法以及结构规律。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的教学活动涉及隶书的成因和不同时期隶书演变轨迹的赏析,以及隶书的审美特征和书写实践三个方面的学习体验。“思考与交流”是希望通过直观的对比让学生获得汉字从象形到符号化,从弧形连笔到方形断笔,从单一的线条到各种基本笔画,从运笔粗细均匀、提按节奏不变,到富有藏露、转折、提按、快慢变化,从外形的纵长到方扁等各种不同的认知体验,从而加深对隶书审美造型与用笔技巧等特征的认识与了解,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铺垫。
  活动一:主要侧重对隶书用笔技巧、各种基本笔画及结构规律的学习与实践,旨在通过临摹练习,探究并掌握用笔的技巧和结构规律。教师应开展示范性的讲解,将用笔、结体过程完整、清晰、反复地展示给学生看,并指导学生临摹,挑选部分学生临摹习作,让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以及由老师归纳评价。
  活动二:书法学习的临摹阶段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背临,背临的目标是为了帮助记忆。通过将篆书改写为隶书,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对隶书的审美特征的理解和运用。通过置换练习能更加深刻体验从小篆到隶书的演变的规律,从而加深对小篆与隶书的审美和文字特征的深刻了解。

 教学基本思路    

  为了让学生从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及文字演变和书法自身发展过程及其规律认识隶书,教学一开始可以通过对教材图片的观察思考,探究线条和笔法、结构、字形的演变轨迹和审美特点,同时为下一环节的书写实践打好理论上的基础。接下来教师可结合隶书用笔的基本技法,讲授一些用笔的藏锋、露锋、中锋、偏锋、逆锋、顺锋和提按等普遍原理和基本技巧,并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范字和书写示意图,以及书写解说尝试练习。教师讲解时应当与示范相结合,时间如允许的话可尽量多采取手把手式教学。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又能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增强学习信心,让学生较快步入自主性学习。在初步了解并掌握了隶书基本笔画后,再进行隶书结构特征与结构规律的学习。在此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除了根据教材讲授隶书的结构特征与结构规律之外,还应当补充讲解一些结构方法,如“重心平稳”、“比例协调”、“主次相生”、“避同求异”等,并引导学生对字形结构进行观察、感受、分析、探究、对比、思考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分析、评价字形结构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鉴赏水平。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从战国时期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的《青川木牍》开始,揭开了有关隶书知识传授的序幕。

  战国《青川木牍》
  1980年在四川省青川县郊郝家坪一座秦墓中出土,共计两件木牍。其中一件残损不堪,无法识读;一件较为完好,3行墨书一百余字,背面还有4行字迹,二十余字。经专家研究认定是秦武王二年之物,距秦统一前约半个世纪。这件木牍虽然在笔画元素上主要是篆书的写法,但在结构的处理上已经明显与秦篆有了很大区别。这种区别反映在简化部首、压偏字形、横向取势等方面,并且已具备后来隶书最主要的笔画特征“蚕头燕尾”    。如“波”字的“水”旁,已写成了横三点;“道”字已改变了篆书的结构,写成了隶书式的结体;横画等收笔已具微微的波挑之势,整个字形多渐趋扁平之势。

  战国《睡虎地秦简》
  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城西睡虎地,共计1100余枚,包括《编年记》、《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效律》、《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语书》、《日书》甲种、《日书》乙种等10种。这批简书与《青川木牍》相比,隶书的意味更浓了。

  秦代《泰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登泰山为歌颂秦德而作。是现存的秦刻石之一。字形工整,笔画圆融健劲,是李斯的代表作。由此可见隶书早已通行,但秦代正式的场合仍用篆书。
    
  西汉《马王堆帛书》
  1973年从长沙东郊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此墓据专家考证为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轪侯的墓葬,属西汉早期。尽管不少字仍保持篆书的写法,但隶书的意味已非常浓厚了,波磔已非常明显,字形取势更宽扁。

  西汉《五凤刻石》
  也称《鲁孝王刻石》。是西汉隶书简帛墨书未发现前最著名的西汉隶书刻石,因石上刻有“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的字样,故以刻石年代称之。五凤二年是汉宣帝刘询的年号,为公元前56年。该石于金代明昌二年(1191)修理孔庙时在鲁灵光殿址西南钓鱼池石块中发现。刻石书体有先秦隶书的风韵,波挑含蓄,古朴厚拙。

  东汉    《石门颂》
  全称为《故司隶校尉楗(犍)为杨君颂》。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刻石,是摩崖刻石的代表作。其笔画如长枪大戟,纵横飞动,以篆法为主,舒展遒劲,波磔处提按幅度不大,结体宽舒疏朗,笔势纵远,有“闲云野鹤”之趣,被康有为推为逸品第一。实乃汉隶中的“神品”。

  东汉《乙瑛碑》
  全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东汉桓帝永兴元年(153)立,碑文载桓帝时鲁国前宰相乙瑛请于孔庙中置百石卒史一人以负责守庙及行春秋祭礼一事的前后经过,表彰了乙瑛及有关人员的功绩,文中记录了三个东汉政府文件。此碑结体方正、雄伟、端庄、醇厚,笔法圆中寓方,圆润隽利。清代翁方纲评其:“是碑骨肉匀适而情文流畅,汉隶之最可师法者。”它与《礼器碑》、《史晨碑》被清人推崇为汉碑“三杰”。
  汉《刑徒墓砖》
  《刑徒墓砖》是随死者埋葬的墓砖,砖上记载服劳役刑徒的部属、无任或五任(“无任”是没有技能的刑徒,服劳役时带刑具,“五任”是有技能的刑徒)、狱所名称、刑名、姓名和死亡日期。“刑徒墓砖”的制作是先将砖面磨平,用朱笔写上文字,再用刀按朱字笔画刻出。“刑徒墓砖”比较粗糙草率,书写和镌刻不受行栏约束,很有一种奔放不羁的趣味。笔画也没有波挑,任意写刻,纵横错落,奇趣横生。

  东汉《礼器碑》
  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韩敕镌立,在山东曲阜孔庙内,故又称《韩敕碑》或《韩明府修孔庙碑》。此碑结体典雅凝练,疏朗俊秀,用笔方圆相参,方笔居多,瘦劲挺直,干净利索,如切玉剖金。一画之中提按幅度极大,节奏感强烈。清·王澍《虚舟题跋》说:“隶法以汉为极,汉隶以孔庙为极,孔庙以《韩敕》为极。此碑极富变化,极超妙,又极自然。此隶中之圣也。”又说:“瘦劲如铁,变化如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东汉《史晨碑》
  全称《鲁相史晨孔庙碑》。建于东汉建宁二年(169)三月,碑文是鲁相史晨的奏牒,报告他到任后礼孔宅、祭孔庙的情况,故又称《史晨奏铭》,通称《史晨前碑》。《鲁相史晨飨孔庙碑》,建于东汉建宁元年(168)四月十一日,通称《史晨后碑》。前碑17行,行36字。后碑14行,行36字,后刻唐大周题名,碑现存山东曲阜孔庙内。此碑笔致古朴浑厚,结构平稳俊俏,端劲有余妍(启功语),刻工精细,仿佛可以看出书写时用笔的踪迹。

  东汉《张迁碑》
  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镌立,出土于明代万历年间,原石今藏于山东泰安岱庙内。此碑以方整著称于世。笔法方劲平实、厚重外拓,笔短意长;结构方正充盈,参差变化,稚中寓巧。

  西汉《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
  约写于汉景帝中元(公元前149年)前后,是西汉初第一代轪侯“利苍”的夫人下葬时随葬器物的清单。风格略近秦简,但折笔居多,提按也比之强烈明显。虽仍有不少篆书结构,但隶书意味已日浓,竖画长笔较多,颇具特色,横画多左重粗右尖细。书写略见急率。
  释文:画平般(盘)(径)二尺五寸一枚涓(滑)度席一缋掾(缘)涓(滑)席一掾(缘)莞席二其一青掾(缘)一锦掾(缘)菜(彩)金如大叔(菽)者千斤一笥本文犀角象齿一笥

  西汉《神乌傅》
  约作于西汉晚期,它给我们展现了西汉晚期隶草(即章草)的面貌。全文六百多字书写在20根竹简上,整篇笔势飞动,笔画圆劲秀润,体态宽博妍美,通篇气势酣畅,用笔技巧娴熟高超。
释文:乃详(?)车簿女(汝)不亟走尚敢鼓(?)□遂相拂伤亡乌被创随(?)起击耳(?)闻不能起贼■捕取系之千

西汉晚期《武威仪礼简》
《武威仪礼简》1957年7月出土于武威磨子嘴六号汉墓。木质,共九篇,469枚。分甲、乙、丙三种版本,甲本保存七篇,乙、丙本各一篇。以甲本保存最好。此简即甲本《秦射篇》第90简,简长55厘米,宽0.75厘米,厚0.28厘米,简长合汉尺二尺四寸,每简容60字,简下有页数,是后世刊本书页之滥觞。书风凝练厚实又不失轻灵秀劲,波画和竖画用顿按强烈的笔法,横画则秀润、圆劲,从中可察知运笔的节奏,其韵致介于《礼器碑》、《乙瑛碑》之间。

  东汉《曹全碑》
  全称《郃阳令曹全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镌立,明代万历初在陕西省郃阳县(今合阳县)出土。现存西安碑林,为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其用笔圆润流畅,沉着痛快,飘逸中寓劲健,平滑而不轻飘,以风格秀逸轻盈、遒丽多姿和结体匀整、体态扁平、左右舒张、风韵翩翩著称于世。是汉碑中保存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也是初学隶书的最好范本。是教材临写所选取的范本。

  东汉《鲜于璜碑》
  全称《汉雁门太守鲜于璜碑》。东汉延熹八年(165)刻立,1973年出土于天津武清县。碑呈圭形,碑额阳文篆书“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10字,碑阳16行,行35字,有界格,碑阴15行,行25字,界格不甚明显。此碑用笔方中带圆、含蓄规整、沉着厚重,结体宽博丰腴,布白方整匀称、紧密严谨、长短参差、跌宕有致,笔画横重竖轻。碑阴用笔不如碑阳工整,结体略显松疏,字形大小悬殊更著,不为界格所囿,多了些自然之趣,可与《张迁碑》媲美。

  东汉《公羊传砖》
  砖长33.6厘米,宽12.5厘米,厚6.5厘米,阴文草隶,通篇流畅自然。字形大小参差,字距、行距相近,紧凑而不挤迫,字的左右穿插避让,和谐有趣。

  东汉《武威医药木牍》正反两面
  《武威医药简牍》,1972年11月,出土于武威县旱滩坡汉墓。包括78枚木简,14枚木牍,均为记载临床药物、针灸等医学方面的简牍,该木牍长34厘米,宽3.9厘米,厚0.35厘米,两面书写,字体是由隶书急速书写而产生的叫做章草的字体。字形方正,结体宽疏朴厚,用笔随意凝练。与《平复帖》中的章法有许多相同之处,由此可以印证,《平复帖》为两晋墨迹无疑。
  释文正面:
  樊石二分半 牡麴三分
  禹余量四分 黄芩七分
  蘖米三分 凡六物皆冶合和丸以白密丸大
  厚朴三分 如吾实旦吞七丸铺吞九丸
  背面:
  莫吞十一丸眼药十日知小便数多廿日亻愈
  公孙君方

  东汉《永元器物簿》
  此簿书写于东汉永元五年至七年(93-95),它已充分地反映了汉代隶书草写成熟期的真面目。从字形结构来看,以草书写法为主体,间用少量行书的写法,用笔圆劲秀润,点画藏露结合,飞动活泼,运笔如行云流水,率意娴熟,轻重提按对比强烈,疾涩快慢一任自然,形成强烈的节奏感,结构已多取纵势,大小长短极为悬殊。其中不少字的草法,一直沿用到了后来晋唐之际的今草之中,通篇行气贯通,章法布白疏密互见,即使是一行之中也常常大疏大密。
  释文:凡弩二张八十八格釜一口二合母入出永元五年六月壬辰广地南部侯长信叩头死罪敢言之谨移六月见官兵物月言簿一编叩头死罪敢言之广地南部言永元五年七月见官兵釜月言簿承六月余官弩二张箭八十八枚釜一口二合今余官弩二张箭八十八枚釜一口二合具弩一张力四石木关陷坚羊头铜箭卅八枚

  魏《曹真碑》
  《曹真碑》全称《魏镇西将军上军大将军曹真残碑并阴》,也称《都督雍凉州诸军事曹真断碑》。三国魏刻碑,年月泐。曹真卒于三国魏太和五年(231)三月,此碑当在其后立。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在陕西西安城外出土。此碑与灵桓间诸碑相较已明显少了古意与生动,结构趋于方正整齐,略有些松散,点画已开始程式化和楷化。清·莫友芝跋:“汉碑《夏承》上引篆籀下通隶楷,书家精能至斯极矣。魏《曹真》一石,仍遥与助其波澜,虽雄厚稍逊,而后来引篆籀隶楷名家,殆未有不自兹出者。”

  清·金农《节临〈西岳华山庙碑〉》
  金农(1687-1763),原名司农,字寿门,又字吉金,号冬心,别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龙梭仙客、百二砚田富翁、昔耶居士、心出家庵粥饭僧、三朝老民、荆蛮民、金二十六郎之江钓师等。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终身不仕。嗜古好学,博学多才,善诗词,精鉴赏,喜收藏,工书画。年五十方作画,始写竹,继画梅、马、佛。中年以后客居扬州,鬻书画以自给,与郑燮、黄慎、李鱓、汪士慎、李晴江、高翔及弟子罗聘等人称“扬州八怪”。其书宗汉魏,楷多隶意,隶以朴厚见长,用笔方扁,号称“漆书”,别具一格。此条屏用笔劲涩浑莽,厚拙奇古,若苍松古藤,布白结字,上疏下紧,密中见疏,拙中藏巧。

  清·陈鸿寿《隶书五言联》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又号老曼、恭寿、曼龚、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种榆道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擅诗文,工书画,刻印有独到之处,为“西泠八大家”之一。山水花卉皆称精能,公余喜自制宜兴紫砂壶,人称“曼生壶”。书法隶学汉碑,行书清劲古雅。清·秦祖永《桐阴论书》云:“鸿寿诗文书皆以姿胜,篆刻追秦汉,浙中人悉宗之,八分书尤简,古超逸,脱尽恒蹊。”马宗霍《霎岳楼笔谈》曰:“曼生八分书,率意拟古,毫无古法,行书则爽健励举,可与明人分席。”此联用笔简洁,洒脱超逸,结构造型别具一格,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是其代表作之一。
  释文:闲中有富贵寿外更康宁绿饮先生尊丈属陈鸿寿

  清·邓石如《语摘》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别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怀宁人。擅长篆、隶、行书,篆刻出入秦汉,是乾嘉时期著名的书法篆刻家。邓石如的隶书得《曹全》之秀逸,《衡方》之淳厚,《夏承》之奇古,《石门》之恣肆,广收博引,仪态横生。他以篆法作隶,“圆润遒劲,如棉里裹铁,毫刚而墨柔,体方而神圆”。此条屏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清·何绍基《隶书五言联》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为晚清书坛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何子贞,隶书以篆、籀的笔意和自己独特的回腕执笔法,广临百家,运之以己意,自出机杼,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独特审美追求。近人马宗霍《书林藻鉴》评其书云:“其分隶行楷,皆以篆法行之,如屈铁枯藤,惊雷坠石,真足以凌轹百代矣。”此帖古朴苍劲,运笔涩进缓行,欲行还止,微微有所抖动,不作大的提按变化;结体方正有楷意,分布多呈上紧下疏之势。
  释文:蕴真惬所遇赏心如有余

教学建议

  本课计划分为三个课时完成,一课时为赏析,两课时为技法讲授与体验尝试,其中一课时为基本笔画,另一课时为结构规律。
  第一课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例,或运用课件来创设情境作为导入。引导学生站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社会背景中了解隶书的产生、形成、发展及其审美特征和在文字学上的重要意义。从赏析中帮助并组织学生对隶书与篆书两种书体分别从文字和书法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异同的分析、对比、观察和归纳,使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从而建立对隶书的全面认知。同时,借以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隶书可以时代为线索,或以不同的用途及载体为线索来介绍。对不同时期的隶书,不同用途的隶书,不同审美风格的隶书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帮助学生划分审美风格类型。古隶、汉碑、简帛、清隶四大隶书类型,教材重点放在汉碑上,其次是简帛类隶书。清隶因版面紧张,在后面的图片中有所列举。教师上课时,应同时配合参照、讲析、赏评,介绍各自的类型特点,使学生对隶书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第二课时: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好工具材料等。用笔技巧与方法的学习可用隶书典型笔画“蚕头雁尾”的外形特征为话题导入,引发学生尝试和探索的兴趣,结合本课的“相关链接”,讲讲书写与书法之不同的根本所在,以及书法之要在用笔,而用笔则贵在锋的道理。也可以从没有波磔、简单平直的横竖笔画开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教师宜精讲,多示范,多指导学生模仿。应将课堂上做得好的作业,当场展示分析给学生看,以激发同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并开展自评、互评活动。技法的生疏影响书写的效果,课后应布置家庭作业,并要求下周交来。
  第三课时:在讲授新内容前,可将有代表性的家庭作业挑选一些展示出来,先让学生自评,再互评,最后教师讲评,然后再进入新课讲授。教材限于篇幅,只归纳了隶书一些特定的结构规律,与其他书体共有的结构规律,没有提及。教师讲授时根据情况应适当地作些补充,如“重心平稳”、“比例协调”、“主次相生”、“避重求异”等,仍可利用教材上的例字做分析与讲解,让学生对结构规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较好地运用到临习和自评、互评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