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资讯>> 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之“我读小说”征文获二等奖作品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4日

我们依然幸运地活着

——评《活着》

高二8班 林李江  指导老师 谷小艳

    余华说过:“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所谓人生,其实从我们呱呱坠地之时就已经开始了。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尽相同,但是我们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那就是活着!

    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我的判断是鸡汤文类型的小说。当然,这是大错特错的,这恐怕是我看过最具讽刺意义的小说了。一个个人都不得不在活着的故事里挣扎着死去……而福贵的不抱怨和逆来顺受,很明显这是作者在暗讽刺旧社会的腐败,中国老农几千年来很多人只能像福贵一样平庸,如死去一般的活着。所以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很压抑又很具现实色彩的一部小说。

    从这本书中我很清楚的感觉到了余华的冷酷,同时又带给我们一点点希望。很可惜的是,余华似乎也延续他之前的主题,把最后仅剩的一点温情扼杀,也许这是他的写作特色吧。有庆在他父亲的面前拿了长跑第一名,这似乎是悲剧的结束。这时作者又给我们当头一棒,有庆的猝然死去,只因为他的血型不幸的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就被“吸血鬼”吸干而死。但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巨大的诅咒围绕着福贵,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活着”,最后剩下一个已经心死的福贵。悲哀的他就像那只老牛,任劳任怨一辈子以后,要么被吃掉,要么被遗弃。很显然,他的利用价值已经没了,他被整个世界所抛弃。

   “活着,原本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能更好地继续活着,除此之外一切都是虚妄都是浮云。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一个个悲剧的背后,所表达的就是这一句话。在当时的时代说这种话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他这句很乐观了。在吃人的时代里生存就是一切,农民已经不能用人来称呼了。所以作者写的就是底层人民的心声,用千千万万事实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人的一生来体现,福贵就是矛盾的结合体。所以我们在看福贵从少爷变成老牛的过程中,心里这不由自主的为那个时代所悲哀。

    我在书评中看到这么一句话“以苦难为船,悲怆做桨,时间如水,独自划过历史的长河”,从心里赞同这句话。作者所描写的苦难是那么真实,想必也有经受过使他心死之事。活着的一字一句都饱含鲜血洗礼,是人民的苦难。所以这本书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我们一直在为活着而奋斗。但是我们很多时候都像福贵一样弄错了方向,导致顺着所谓的命运一步一血印,最终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无论现时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那个结果对现时的我们毫发无伤。告诉我,谁还在不堪着高考的煎熬,失恋的痛苦,或者某个伤疤最初的鲜血淋漓?那么我们活着有什么意义?哲学家们一直在思考的三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活着的具体化。其实这个问题只是一个问题,并没有意义。就像作者所说的“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很多人得到这个答案以后会接受不了,不过我们也有活着的理由。夜色撩人,群星璀璨,而我们一直向往的就是中间的月亮,众星捧月给人一种至高无上的感觉,这是许多人的目标,也是他们努力的动力之一。而对于所有人来说,你的亲人、爱人、朋友等不仅仅是你生命里的过客。李白云“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但是试问有谁活的比李白潇洒,而潇洒的背后必是他活着的理由。心中的羁绊,就是活着的最大理由。

    也许有些人活着还没有死了痛快,但是很少自杀的,并且在如今的社会里,自杀也是一种罪。国家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强调了,我们要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都要有责任,而活着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活着真的很累,不过死了你就永远也不能体味世间百态,你的生命就是你得最大财富。或许有一天容颜不在,却可以凭借过往中的只言片语,流出欢笑的泪水;或许有一天爱我的人走了,我爱的人走了,却会因为我曾经的感悟将心底的爱继续灼烧;或许有一天一切都落寞了,那也可以如同黛玉一样,焚一香炉火,带走所有的过往,陪着来生不再寂寞……

    我们也可以说生活的压力没有打败福贵,福贵比我们都坚强,而这就是中国人的风骨。我们没有资格责备福贵,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和他一样,一生为求大富大贵,最终都只是一抔黄土,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所幸的是,我们现在活着!

    风烛残年的老人靠在一只和他一样衰老的牛身上,眼里似乎凝聚了一点已经哭干的泪水,在向我们诉说这多年前的故事:曾经呀,有个叫福贵的少爷……

 

 

落花流水

                                —— 读《边城》之《八骏图》有感

                       高二8班  杨烨桐  指导老师  谷小艳

     遗忘过去,难测未来。新的,对的事物,我们想保有它,但谁能在这个人间保有什么呢?落花生根,流水入海,海天一线。遇见,错过,回首。人活一世,大抵这些遭遇了吧。

   “这个世界也有人不了解海,不知爱海。也有人了解海,不敢爱海。”大海是多么的多变,多么的不可测,有海妖迷人的歌声,也有无声无息的暗礁;有令人神往的仙山,也有痛切心扉的生离死别;有缠绵悱恻的相濡以沫,也有毅然决然的相忘江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演替,于人,这一切,是多么的浩渺,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海阔天空,鱼跃鸟飞,不错的景象。有人悲伤,也有人饥渴。悲伤于己,本源之短,难享此好光景;渴求于彼,大海之广,欲占为己有。

    大海的一切终究不断向前推进,许多人无从适应,新的事物如潮水涌来,孰对孰错,一时能以做出判断,于是,有些人选择了拒绝。

    拒绝,导致我们后退,每一处,每一分,每一秒,皆为记忆所困,活在旧的世界里,每天喝着相同的茶水,讲着相同的故事,为相同的事烦恼。一切都充满着无聊的气味。谁能忍受这一尘不变呢?昔日苏子之语,以己之变者对万物之不变,则尚有一线希望;但若以己之不变平行于万物之不变,岂不如螳臂当车,蚍蜉撼树。由此观之,旧的终将消逝,新的终归会渗透进来。

     悲伤之人不可取,而那渴求之流呢?

      在我看来,有些人的占有欲都是很强的。罗马大帝凯撒,狮心王理查,征服者威廉,皆欲统一方之土,成世界之王。何哉?其欲愈烈,其土愈广。然洎乎晚年,却一无所有,或身首异处,或无人理会。昔日拼命攫取的土地,却为别人做了嫁衣。岂不为后人所叹?拼命想保住的纪元,十年以后,千年之后,不也同样会烟消云散吗?

     进退,只在一念之差,却殊途同归。天圆地方,万物逆旅;光阴荏苒,百代过客。人之活者,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何必在意世界,随波逐流,不也是一种生存之道吗?就算或寿比彭祖,或命如卫玠,世界之变者,谁能真正了解这个世界呢?反而,活得愈久,却对这世界之识无甚所得,不免会悲从中来吧。

既然尚未开始,就已知道这是无可到达的彼岸;既然彼此都有些既定的路程,学会洒脱好吗?昨日俯首踏青云,今朝孤身出雁门。前夕垓下授课,高谈阔论;今日骑牛出关,与世无争。一时晨,一时昏。人生如此颠沛流离。何必为憾事,为乐事,为生事,为死事,或喜或悲,或哭或笑。不如坦然面对生者,默然面对凋零。就这样活着,就这样死去。

有人说,道家的避世是消极的思想。我倒觉得老死不相往来,不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何必在一起呢?在一起后,固然有分享后的快意,有科技的进步发展,但不也出现了猜忌,嫉妒吗?固然有每一天的惊喜,获得更新的东西,那又如何呢?人终有一天会死去,保有什么,显然是一纸笑谈。反而会带给他人难免的悲伤,这可谓得不偿失吧。

     独立的头脑,独立的感觉。人活于世,便活着。每天上班,吃饭,下班,睡觉。到了晚年,在家呆着,领着抚恤金,睡觉,直到孤独的闭上双眼。没有人伤心,没有人哭泣。如徐志摩所说,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保有不了什么,那就不奢求什么。只是世界的一股流水,抑或一片落花,偶然的相遇,最后水点蒸发变做白云,花瓣飘落下游生根,漠然分离,参商不见,各自天涯,这才算理所当然吧。

      大海虽美,人虽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正如沈从文所说,谁也保有不了什么。流水很清楚惜花,也很清楚不过是送运。山顶的相遇,山麓的别离,恍如昨日,总归保有不了什么,活着,空心地活着;死去,无息地死去。结果总是令人扼腕,悲剧再所难免。但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莫不如,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人生归程,长亭短亭

                    ——读《呼兰河传》有感

高二13班  吴家昕  指导老师:林雁津

从未遇见一本书,打开便是满面的岁月风尘,一字一句浸透生活辛酸凄苦,慢慢游走书间,一个个凄婉故事,宛如一个大磨盘,将你的心,压着、碾着……我叹息生命何以如此荒凉,苦难何以在萧红的身上那样集中?在潦倒、背叛与苦难中度过一生,萧红想要传达一个什么样人生观?什么是人生?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以,为什么这么悲凉。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么凄凉的夜。”初一提笔,萧红就写呼兰河的荒凉。她总说自己家是荒凉的,既没有美化它,也没有丑化它,实际上,最荒凉的是呼兰河的人心,小城里的人们,每天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每当有小石子击破沉寂的水面,都会引起注意。人们为着那些不经常发生的事情兴奋着,不管那些事情是好是坏。透过平淡的文字,我们仿佛能看到萧红在悲悯,在哭泣,为了那些呼兰河人生存状态的无奈与可悲。一切的残忍,在小城里都被看作最极其平淡的事。萧红用一种极具魔力的语言,将你拖进被封建社会毒害的人心的漩涡里,用笔力所触之处尽见生死挣扎。小城里的每一个生命都散发出漏粉草房里歌声的卑微、孤凉。

“那河灯,到底是要漂到哪里去呢?……看着,看着,那灯就灭了一个。再看着看着,又灭了一个,还有两个一块灭的……那看河灯回去的人们,也许都睡着了。不过月亮还是在河上照着。”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时代,单纯的人们,落后的生活现状,愚昧的精神状态……这一个个惨淡的景象就是整个呼兰河小镇。呼兰河并不繁华,但在单调中却蕴含着生机,夹杂着悲凉。萧红在这本书里,花很多笔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生?这与她自己的惨淡人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她舍弃与萧军裂痕密布的感情,在战火中伤透了心,最终还是因为病情加重和误诊,在香港悲凉死去。一代才女刹那间灰飞烟灭,那空余“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的绝望感慨,唯此刻闻者泪两行。她将自己对人生的遗憾、凄惨和悲凉几尽托付在了这本书中。“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人的人生,就这样被萧红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了,生与死的意义,在这里,都没有颜色。人,如同树上的一片叶子,似乎自己的出现,就是为着有一天能无声无息地重归尘土。

萧红传奇的一生,在潦倒、背叛与苦难中度过,但一生的漂泊,伴随的是一路的反抗。去世前两年萧红在潮湿的香港,从自己独特的儿童视角,写下这本书作为她一生的传记,谱写了一方水土的风俗人情,一部凄婉的歌谣。短短三十一载人生,她却有足够的勇气坐在病床上去回忆曾经的故事,回忆她最亲爱的祖父张维祯,回忆她的一生。她穷困潦倒而意念不屈,当时最大的愿望也许就是“电灯照耀着满城的人家, 钞票带在我的衣袋里,就这样,两个人理直气壮地走在街上”。作家张定浩曾这样评论《呼兰河传》“最好的神话,最好的诗,似乎都是这样,永远游荡在死生之际,温暖,且骇人,骇人,又温暖”,而最好的希望,也总是埋没于最亘古的荒凉之中。这种对于生命的坦然,是我远远无法到达的境界。

呼兰河的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萧红用自己如风般的笔触,描绘着呼兰河的河畔,呼兰河的人。 除了祖父的园子之外,团圆媳妇的悲惨、冯歪嘴子的坚韧、二伯的市侩,那城外可怕的大坑,那外热内冷的围观百姓,那淡漠悲哀的生死观……也正是萧红骨子里的倔强,不偏不倚的、微漠无意的叙述着一切,让这一切尘埃落地。

有人说:“有人存在,就必有希望。其实生活就是一个节日,是一场盛大庆典。”或许这便是萧红想要传达的人生观,人生长亭短亭,不过走走停停。因为她说:“有一段时光,沉淀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有一座城,我来过,便再也不曾远离。呼兰河,那是我一生的希望与憧憬。”

人生何尝不是,走走停停,希望与憧憬。

 

 

追风筝的人还在,风筝却不在了

高二14班何泽鑫  指导老师:林雁津

阳春三月之际,若挑选一个明媚的下午在公园闲游,不经意间,你总会看到天上零星地飘着三三两两个风筝,迎着春风一上一下。每见此景,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把那些风筝联系到我即将面临的生活中。我们在生活里,也正像这些风筝一样,在时代的洪流里起起落落,只是,我们的风筝线总是在自己手中,但却有另外些人将自己的线交付在了别人手中,就如同卡勒德·胡赛尼笔下的《追风筝的人》里写的一样。

每个人在生活里都有自己的追求,在《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里这个追求却是令人刻骨铭心的痛。小说主要以风筝为线索,阿富汗的文化为背景,讲述述主人公阿米尔与仆人哈桑长达一生的友情故事。故事以倒序开头,由一通来自阿米尔父亲的挚友拉辛汗的电话为开端勾引起了主人公对童年的回忆,引出了儿时的阿米尔在对来自附近的“破坏小子”阿塞夫的恐惧与对父亲的爱的渴求中,两次背叛了把自己当成最重要的人的哈桑,眼睁睁的看着哈桑被阿塞夫强暴并在最后出于嫉妒与愧疚在生日会后设计陷害哈桑,将哈桑赶出了家门的童年故事。但将哈桑赶出了家门后,命运的指针并没有从这两个人的身上移开。因为对哈桑的愧疚,阿米尔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依旧没有走出心里的阴影并在回访阿富汗的时候从拉辛汗口中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并且在不知自己身世的情况下被塔利班给杀死了。哈桑死了,但阿米尔却开始了自己的救赎,不顾失去一切踏上了拯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的道路,并最终找回了自己失去的一切。

小说很简单,作者用流畅却平淡的语言写下了这个感动了千万人的故事,但也留下了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哈桑的悲剧是《追风筝的人》的核心,曾一时让我悲伤,但是造成了他的悲剧是什么?作为一个忠诚的仆人与朋友,哈桑对阿米尔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让任何人都为之动容,但这样的忠诚却换来了阿米尔的背叛。也许在小说里的阿富汗的社会里,哈桑的受到的背叛我们能归结为年幼的阿米尔不懂事,可以归结为阿米尔父亲的丑陋人性造成了哈桑的悲剧,也能说社会上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使哈桑众叛亲离,无依无靠。但是反映到现在呢?而今,除了我们的父母家人,世上再也难找到一个能对我们说“为你千千万万遍”如哈桑的人。而当我们面对这些人时,我们又何尝不是一个翻版的阿米尔,对于父母,我们对于他们百年如一日的照顾逐渐适应,却开始感到不耐烦,对于他们的劝导不屑于顾,对于他们的教训嗤之以鼻,等到经历世道沧桑理解了父母之后却落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伤感结局,阿米尔又何尝不是如此,背叛了心甘情愿把自己的风筝线缠在自己身上,心甘情愿帮助自己的哈桑,当缠在手上的风筝线终于受不了他的压力而崩断,当失去联系的风筝在天上不受控制最终堕落到地平线上时,他才蓦然回首追逐起风筝却再也没办法接起崩断的联系,也再也无法把饱经风霜重新送上天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个风筝消失却无能为力。

犯错,错过,然后救赎,最后追回自己失去的东西,阿米尔在小说里用一生的痛完成了这个过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需要如他一样有完成这个过程的勇气,哪怕风筝已经不复存在。

如果还有明天,你要如何做你自己,如果没有,你该如何说再见?多年前,友人曾经这么问我,读完这本书,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如果还有明天,我愿做一个追风筝的人,追逐那些我所背叛过我所错过过,我所失去过的美好。如果没有明天,我愿做一个风筝,至少在堕落到地平线前,我还能再一次观望我所生活过的世界,等待在后面奔跑的追风筝的人们将我拾起。

每当看见风筝们在风中飘荡时,我总会不由自主的朝周围的小山丘望去,幻想着一个少年坐在那个山丘上,抬头望着天空,等待那个风筝如预计一样落在他的怀里,他的旁边也还坐着一个同龄的少年,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抱怨….

 

 

《目送》读后感

=15陈淞鹏指导老师:庄伟强

     《目送》是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一本散文集。我最早读到其中的一篇是在《名作欣赏》上。那篇散文就叫《目送》,很经典,作者也就以此作为更宽泛的理解,命名了整本书。“因此,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龙应台”

在这本散文集里,亲情占了绝大部分,而且是纯粹的母女、父女、母子和父子之间的亲情,与丈夫妻子无关。我还没有孩子,从书中没有读出多少做母亲的共鸣,但作为女儿,我从中读到了太多的愧疚和不安,总是有一种力量在叩击我的灵魂。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抚过了父母、子女的亲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围世界的植物、动物、风景……用那最细腻柔软的笔触,写尽了幽微处最动人心弦的那种种感觉。读起来,便连呼吸,也充满了共鸣的激动。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柔软的时刻。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她的忧伤却与日俱增。昔日为了孩子,她辞去文化局长的官职,抛开博士高官的美丽光环,毅然离开,重归学者作家的生活,仅仅是因为她突然之间的反思:“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她是这样优秀清醒的女人,明确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责任,知道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和虚浮的掌声,所有的精彩,在繁华落尽时,也许留下的不过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一份遗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象她这样清楚地获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对孩子时,优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亲一样,困惑而挫败。不同的是,她聪明和懂得控制的头脑,使得她在面对孩子的独立和疏远时,懂得用压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们做为一个独立的人所理应拥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骄傲和锐气,在汹涌的母爱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选择让步。《母亲节》,原本以为会是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没想到透过安德烈寄来的一封电邮,让人在一篇既凸显了母亲的琐碎,又记录了母亲的无奈的幽默小文中,读到她心底深处那份无从说起的寂寞。

 在面对的父母时,仿若在呵护柔弱的婴儿,那般的温柔耐心,细细私语。她知道“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却再也找不到归程的旅人”,她知道“妈妈想要一个家,不是一个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从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快递拿印章来’……”她年迈衰老甚至开始神志不清的妈妈想要的,只是那样平淡而幸福的时光,在那段时光里,凝聚着她一生丰盛的记忆,她的爱情,她的家人,她全部的留恋……

她也在书中写战争的残酷,贫穷的无奈,写自己在一日日的生活中,渐渐黯淡下来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经相信和不相信的东西,在陌生的小巷见到的年幼的童工,父亲离世后巨大的伤痛,一点一滴细微的触动……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她的文字,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进心房。

从她的文字中,总能读到一个矛盾的双面的她,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

也许是岁月增长,人的心也越来越容易忧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所以,这样的文字,才这样的令人心痛起来。

放下书,闭上眼睛,在苦涩的眼泪中,更多的领悟到生与死那一瞬间的界限。无法忍受,却需要面对的是:到底什么才是最宝贵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一个人开始面对生活,不再有依赖,好难,但必须坚强。学会了一个人承担,学会了一个人面对,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累的时候,委屈的时候,特别渴望幸福。书里说:黑沉沉的海上,满缀着灯火的船缓缓行驶,灯火的倒影随着水光荡漾。十五岁的少年正在长高,脸庞的棱角分明,眼睛清亮地追问你世界从哪里开始。两个老人坐在水池边依偎着看金鱼,手牵着手。春天的木棉开出第一朵迫不及待的红花,清晨四点小鸟忍不住开始喧闹,一只鹅在薄冰上滑倒,拙态可掬,冬天的阳光照在你微微仰起的脸上。幸福,还有多远呢?

《目送》用细腻的笔触书写了年迈父母的孤寂,他们每天盼望子女回家,打电话抱怨孩子不会来看他们,甚至糊涂到孩子刚走就问:“你怎么也不来看我!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啊?”呵呵。

远处传来了父母的责问:“你什么时候来看我啊?”我很抱歉的说:“暑假我就回家。”

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时光,我希望可以碰到这样的一本书:

它所展现的,正是眼前我们所经历的生活。友谊,亲情,爱情;生活,学习,娱乐。

它最好不要说教意味太重,一定不要有阅读障碍,内容应该简洁却有力,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

它当然不能太过简单、空洞、荒诞、离奇,或者只是单纯地讲个故事,至少在我阅读过程中或者阅读过后,有一种随时想要再打开重新阅读一遍的冲动。

它让你忍不住拿起笔,在深深触动你的句子处来回咀嚼、反复诵读,然后誊写在自己最宝贵的笔记上。它引起你的深深思索。

 

 

评沉默的大多数——何以沉默

高二17班 潘雅婷 指导老师:庄伟强

人为什么会选择沉默,站在王小波的立场上他选择沉默主要是是因为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我个人对他的看法是赞同的,但我认为沉默也许是因为没能力解决问题的无可奈何,唯有等到有实力才有话语权。

在那个纷乱的年代,中国人最可悲的就是在关键的时刻沉默,才会使得中国变得那样懦弱,失去东方大国该有的风范。因为中国人并不是表里如一的沉默,在公共场合沉默,在私底下却妙语连珠,有太多这样的中国人所以中国才会沦为俎上鱼肉。我反而更欣赏表里如一的沉默,因为这样的沉默往往是一种潜伏,在足够强大之后,就会再沉默中爆发,就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苏醒燃起兽性就不容小觑。

过去,中国人是那样的逆来顺受,长期生活在各种重压之下,他人的重压,社会给你的重压,权力的重压,金钱的重压。面对苦难,面对灾祸,中国人仿佛都是那么的敦厚善良,总是找各种理由劝自己服从和屈服。用学者的话来说:这就是中国人的奴性。孕育形成臻至完美的过程长达几千年之久,这期间,中国人已经逐步的失去了自由的灵魂,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不会独立的思考,没有自由的魂灵。沉默成了他们认识中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随波逐流是不得不从的妥协,一切只是为了生存。现在,中国人不再“沉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民众的声音越发的响亮,但这真的比原来的沉默好吗?不可否认中国人敢说话了,不再怯懦了,这的确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但过犹不及,中国人的话变多了,多的有点多余了。更多的人每天追着各大新闻的头版头条加以评论,因为在屏幕上打字说话是不需要负责任的,无论是好是坏都可以说,没有人制止恶毒的谩骂,没有人重视正义的声音,更加没有人会注意那些无关痛痒的闲言。“键盘侠”“卫道士”似乎愈发肆虐,不沉默的中国人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好。

在物世上本没有绝对的事,沉默与否似乎都存在着弊端,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也许可以发挥哲学中辩证否定观的核心精神——“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在应该沉默的时候沉默,在不该沉默的时候发声。有很多的人在该沉默的时候不沉默,在不该沉默的时候沉默。面对强权,他们忌惮;面对弱者,他们鄙夷,也许正是这样的观念养成了中国人的陋习。不在合适的时机说不恰当的话才是我们需要的沉默,若非如此,我想不沉默会比沉默更伤人。

质匮乏的年代,王小波所缺乏的是物质,而生于改革开放后的我们,在这个物质过剩的年代,在一场场所谓的文化潮流中却迷失了方向。作者身边的沉默的大多数大多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文革时期,而我们这一代人的沉默也许是因为孤独,习惯了孤独的同时也习惯了沉默,久而久之,就不知道该怎样在人前表达自己,相反,当面对着电脑屏幕时却异常的轻松。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宁愿对着电脑和不认识的人谈情说爱,也不愿意分一点注意力在身边的人身上的原因。

话语即权利。在时间就是一切的时代,我们不可能去查证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每一天,我们都从网络上观看世界的动态,然后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行使所谓的“权利”,完全不考虑它的真实性,于是,伤害就这么造成了,整个世界迷茫了,在短暂的沉默过后,世界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我不能肯定的说话语即权力,但是我想这种权力的杀伤性一定是很大的。因而我们应该慎用我们的权利。

心事浩渺连广宇

                                          ——《三体》书评

高二10  洪振昭     指导老师:戴娇娜

  合上《三体》,思绪早在宇宙间徘徊。

  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写道,有一面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这不是宇宙,而是死亡。面对似乎永生不灭的宇宙,人类与文明显得如此渺小,更何况甚至连宇宙也经历过数次的降维死亡,而成为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刘慈欣似乎无法找到坚定的信念,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他几乎像是被打上思想钢印的人一样在挣扎着。

 《三体》讲述了天文学家叶文洁在“文革”期间向三体星人暴露了地球的宇宙坐标,正处于困境之中的三体人为了得到一个能够生存的稳定世界,出动庞大的舰队直扑地球。此时人类才发现,宇宙文明间处于“黑暗森林”状态,任何暴露自己位置的文明都将很快被消灭。借助于这一发现,人类以向全宇宙公布三体世界的位置坐标相威胁,暂时制止了三体对太阳系的入侵,这一战略使地球与三体建立起了脆弱的战略平衡。然而到了第三部这种平衡最终被地球人自己打破。而后太阳系因第三部女主角程心的数次错断而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入绝境后被毁灭,程心在逃离后与三体世界取得联系,逃进小宇宙并等待宇宙的毁灭与新生。全篇八十八万字,刘慈欣像上帝一样创造了一个世界并描写他,从我们熟悉而陌生的“文革”,直到时光的尽头。从过去到永远,从四维到二维,从人类走进澳大利亚到太阳系最终成为二维图画,不能不令人感叹,他的想象力已非一个宇宙所能局限。

  《三体》系列紧紧围绕康德的名言来构筑。道德律“展示了一种不依赖于动物性,甚至不依赖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活”,是人类向上的自由意志之体现,而自由的道德选择能够使人突破陈腐的教条,不受现世之羁绊,塑造大写的人。人,正是因其选择而高贵,因其理性而英勇。刘慈欣对道德教条的批判与康德的道德说殊途同归,他塑造的一批杀伐果决,勇于承担的人,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身后是腐朽的道德教条,面对黑暗的星空,扛起了闸门。罗辑成长为坚强的“面壁者”,在百余年中一直以牺牲自己来换得和平;章北海抛弃个人良知,不择手段,但在发动最终打击之前,心中却因柔软而迟疑了几秒,致使自己丧身太空;云天明孤身前往三体世界,为人类带来最后的希望;程心与维德形成鲜明对照,然而二人实际上是惺惺相惜,能够互相谅解;甚至连作为超级文明一员的“歌者”,在得知整个宇宙都将二维化时,也感到莫大的悲哀。人性基于选择的自由,宇宙的前景是黑暗而绝望的,但在星空与道德律之间,还有人的自由意志,以此为巨笔,却能书写出伟岸的人类。

  三体虽是一部硬科幻小说,但其蕴含的哲学问题、亦是社会中普遍思考而矛盾重重的问题——人性与科技进步的冲突不由令人深思。在作者矛盾而复杂的描写中,有两个个性鲜明的对立人物——章北海和程心。章北海是崇尚先进科技派的代表,作为在与三体第一次接触战的唯一清醒的人类,在舰队还未接触时就开始逃离,保留下来的舰队却因资源不足而不得不选择自相残杀,他最后一刻人性的犹豫却导致他的舰船遭到其他舰队的先发制人无一人幸存。程心是“执剑人”罗辑的继承人,掌控着威慑三体世界可以使三体世界与地球同归于尽的系统。而三体人看透其心理欲摧毁这套系统,她在最后一刻却因不忍地球生命而失去启动机会。而导致了三体人的再一次入侵,地球沦为三体人的殖民地。在三体世界被打击后又以爱与和平的名义阻止了维德发展曲率加速间接导致了太阳系的毁灭。

  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人文主义与之的冲突便无法避免。科学技术是理性的,是驾凌在人类的世界观之上的,是客观的。而人性具有强烈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具有极大的影响。以我之见,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应正确的平衡人性的影响。《三体》中,人性的善良面几乎无一不是导致了糟糕的结局。倘若程心选择同归于尽,也许会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黑暗森林的打击:倘若章北海再果敢一些,也许会有新的地球文明被创造。《三体》中的强者无不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如叶文洁、罗辑、章北海、维德,他们不同程度地引着人类向黑暗森林深处走去,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同归于尽。只有这种科学与理性的精神,才能克服道德教条所导致的人类软骨病。固守小众的良知、部分的生命,可能会带了人类的毁灭与死亡。从价值取舍来看,这是违背规律的。

  在如今人性与科技的冲突还未明显加大之时,我们能做的便是人性化的发展科学技术,将科技进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让人类文明与科技发展相互促进正如书中所说:“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未来饱含希望绝望,但还有时光、还有岁月。无论是对于宇宙尽头的文明,还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我们。我们还有时间,时间足够我们去思考,去探寻,时间足够我们爱。

 

 

为恶悲,更为善喜

-----------读《悲惨世界》有感

高二12 王漫榕          指导老师:戴娇娜

  “在黑暗中,也许站着一个大天使,展开双翼,在等候这个灵魂。”这话便成了让·瓦让一生最好的归宿。

  从他偷那块面包而服役十九年,从他役满终获自由却被社会排挤,从他即使受善感化造福一方却仍再陷被追捕状态,从他为完成自己的承诺再次入狱,从他老来却又不得不承受所爱之人的误解,生活对他这么残忍,将内心已然干疮百孔的他一次又一次推入深渊。

  好在深渊半壁上长着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将他从苦难的坠线中牢牢承接,将他彷徨的心收归安放。教予他在这黑暗中,不但可以有光,而且足以使一粒种子破芽盘根至此,寸寸高升。这于险恶巅上的希望,便是主教。

  是他带来了光。他让保姆太太为·瓦让添一副餐具,让她在房间里铺上白床单,让她同往常一样在桌上摆好平时吃饭摆上的银烛台,让沙威警探放了让·瓦让因为他告诉众人,是他赠予让银器。主教,在众人面前撒了谎,却从此,拯救了一个灵魂。他自己的灵魂本就高尚,高尚却又无闻。它立于众生之上,以无上宽容包纳万物,以上帝的名义福泽世间;它又处于众生之下,他的精神穿越世上最大的海洋,穿透过厚重的历史淀积,同千年前的老子不谋而合------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是,海纳得百川,可它将自己的地位放得那样低,他以谦卑平和的姿态,同上帝相知,同世人交论。古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他以行动标榜了一方的道德,润物无声,感人无形。这日复一日经年的升华,可是让·瓦让等不及了,命运的洪潮来得这样猛,他的生命等不及了。所以上帝派来了主教,用那闪着光的银器的亮堂,在众人质疑嫌恶的目光中,给予让·瓦让重善的力量。他本就是有善的,这漫长十九年的苦役,分秒难挨,究其源本也不是为了自己的乐。可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底层,制度、官僚、法院.这本该带有正义的形物,却实实在在反倒让他看遍世态炎凉、腐朽和污浊,在他即将背离阳光的昼夜交际,主教给了他看清内心,正视自己的力量。于是他收回差点踏入泥谭的脚,坚定有力地放在光明的土地上。“让·瓦让我的兄弟,您不再属于恶的一方,而属于善的一方了。我买下了您的灵魂,我把您的灵魂从那邪恶的念头和沉沦的思想中赎出来,交给上帝了。”旁观者如我,想象主教平日严肃认真的脸上此刻熠熠着的,是救赎的希望曙光。他有仁爱,却认为这理所当然,认为这是上帝赋予他的本能和职责。他的嘴巴一张一合,都在诉说这神圣,心中感受已然这样深,更何况让·瓦让,半生酸难,忽一双手,给予他如此温柔。所以他哭了,在街边清冷的午夜,在哭声中哽噎懊悔,在泪光中擦尽半生不堪,沐浴在光明中,找回心中的天堂。一个流着泪忏悔的罪人在天上所得的快乐,比一百个穿白衣的善人还更能获得上天的喜爱。

  雨果说,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所以,这个世界的黑暗和光明都取决于人心的指向。就这样,让·瓦让重生。

  后来海  蒙特伊有了一位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马德兰先生;有了一位不接受市长职位,不接受勋章,只一心行善的马德兰先生;有了一位已成市长,却甘愿再次锒铛入狱只为让一个年迈的无名流浪者免因自己而受诬陷的马德兰先生;有了一位为完成一位垂死母亲的遗愿而倾尽一切的马德兰先生。

  生活的逆流载着沙威警探忽然袭来。这是怎样的一个警探,在自己的世界里,以国家制度为最高准责,不加明辩地刻画自己的善恶观。穷尽半生有余都在追捕让·瓦让,到最后,却发现这个自己坚信的坏人本心竟纯善若水。一生所坚实的信仰摇摆,精神大厦顷刻倒塌,十九世纪的世纪的法国,在金玉的外表之内,掩着多少他一直忽视的肮脏,他难以承受了,便以死为自己如笑话般的荒唐半生画下句点。从厌他呆板刻薄死守僵法,到怜他终是制度内的傀儡,该喜让瓦让终于摆脱了他,还是背其命运被搓揉至此?

  雨果的每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巴黎圣母院》如是,《悲惨世界》如是,从来不曾让绝望真的扼紧喉头,难得呼吸,米里埃主教、芳蒂娜、珂赛特、马里尤斯、加弗洛什、吉诺曼先生……生命里来了又走许多人,心底悲悲喜喜许多回,又会感惆怅愤恨,又有时寡淡凄然——雨果笔下的苦难时代,贫困使男人沦为罪犯,饥饿使女人沦为娼妓,儿童因无教育而无知,可他又不仅如此,他呼吁要重视全民教育,要用光明治疗社会疾病,要用光明治愈人心。

“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愿我们不止听得见外界风霜雨雪之善恶,还听得清自己内心高吟浅泣的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