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三>>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高三历史通史复习实用手册11-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三单元。

录入者:xqx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9日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时代特征

一、阶段特点: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时代。

1.政治: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加深,各阶层开展救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展改革和革命运动。

2.经济:民族资本主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3.文化:康、梁宣传维新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

二、中外对比

 

西方(世界)

中国

政治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争夺世界霸权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

经济

二次工业革命深入,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瓜分世界,世界市场形成。

列强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实业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文化

现代科学、文化产生;列宁主义

启蒙思想传播,维新思想;三民主义;废科举

考点整合

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1原因:甲午战争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限制;实业救国的热潮。

2概况:涌现出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棉纺织部门发展迅速。

3特点:⑴先天不足:资本原始积累不充分,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⑵后天畸形:分布在沿海、集中在轻工业,没有形成独立完整工业体系。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壮大,登上政治舞台,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阶级基础。

二、戊戌变法

1背景: ⑴民族危机:甲午战败,帝国主义加紧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⑵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⑶思想来源:启蒙思想传播;王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

2.维新思想的传播

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

⑵梁启超:《变法通议》,阐述变法的必然性;主张学西学、废科举、兴学校、育人才。

⑶谭嗣同:《仁学》,批判专制君权及纲常礼教,宣扬自由平等。

⑷严复:《天演论》,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

⑸影响: ①思想上:出现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思想启蒙作用。

②政治上:促使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进入学习西方制度层面。

③经济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变法准备:

  ⑴1895年,组织“公车上书”,维新思潮转化为社会政治运动。

⑵1895年后,各地创办学会、报刊、学堂等,将变法运动推向高潮。

⑶1898年,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4百日维新(1898.6-9)

⑴政治: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⑵经济: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⑶军事:裁汰绿营,改用西法练兵,发展海军等。

⑷文教:废除八股,创办京师大学堂及中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等。

▲特点:颁布新法,改革旧制;急于求成,举步维艰。

5.戊戌政变: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六君子”。除京师大学堂等保留外,新政均被废止,变法失败。

6理解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⑴中国资本主义只是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变法必然失败。

  ⑵中国封建主义存在时间长,力量强大,战胜封建主义必然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

  ⑶变法虽然失败,但影响深远,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变革成为不可遏制的历史潮流。

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1898-1900)

⑴原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教民冲突激化。

⑵过程:1898年在山东兴起;1900年进入京津,抗击八国联军,最后失败。

⑶失败原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⑷影响: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精神,打击帝国主义,粉碎瓜分中国的迷梦。

2.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⑴原因: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⑵过程:1900年夏,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1901年,清政府与各国议和。

  ⑶《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拆除大沽口至北京沿线炮台,准许各国驻兵;惩办反帝官员,禁止成立反帝组织等。

⑷影响: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日俄战争:1904-1905,日本打败俄国,控制中国东北南部。

四、清政府改革自救的失败

1.“新政”:1901年起,内容基本上是戊戌变法的延续,并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

2“预备立宪”

  ⑴1905年,为抵制革命,清政府与立宪派妥协,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预备立宪。

  ⑵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确立以皇帝为权力中心的君主立宪制。

  ⑶1911年,成立以满洲皇族、贵族为主导的“皇族内阁”。

  ⑷结果:导致立宪派不满和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于孤立。

3“铁路国有”

  ⑴1909年起,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为名,将商办路权强行收回,出卖给帝国主义。

  ⑵1911年,立宪派发起“保路运动”,与清政府公开冲突;革命派趁机发动武装起。

五、辛亥革命

1.背景:⑴政治: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迫切需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⑵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根本原因)

         ⑶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为革命派知识分子广泛接受。

2.准备:⑴组织上: 1894成立兴中会,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1905年,成立同盟会 (东京)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⑵思想上:提出三民主义;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

⑶军事上:在各地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有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等。

3.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⑴提出:1905年,同盟会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阐释为“三民主义”。

⑵内容:①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族革命)

      ②民权:创立民国(核心)——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革命)

      ③民生平均地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财富重新分配(社会革命)

⑶进步:①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②指导辛亥革命,建立起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③指导制订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⑷局限:民族主义中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民生主义中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旧三民主义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4.孙中山的宪政思想

⑴五权分立:在“三权分立”基础上,从行政权分出考试权,独立行使对官员的考试选拔;议会只行使立法权,监察权独立分出;形成行政、立法、司法、考试、五权分立。

  ⑵五族共和:汉满蒙回藏五族平等,同为民国公民,形成“中华民族”概念。中华民国五色旗即寓意“五族共和”、“五权分立”。

  ⑶建国三阶段:即军政、训政、宪政。

   ①军政:革命动荡,国家未统一,由军政府实行管制,即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②训政:国民革命成功,国家统一完成后,开始训政,即由国民党领导国民政府对国民的素质进行训练、教导,培养国民民主素质。其特点是党掌握政权。

   ③宪政:当国民具备民主素质,可以行使选举权、罢官权、创制权时,通过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行普选,建立民选政府,实现民主宪政。

5.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⑴武昌起义:1911.10,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⑵各地响应: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⑶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

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

①内容:主权在民;国民平等;自由权利;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②意义: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具有反封建意义。

6.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落

⑴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912.2,清帝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⑵评价

  ①进步: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社会移风易俗。

  ②局限: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联系分析

1立宪派与革命派

立宪派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主张实行改良维新,被称为“改良派”或“维新派”;其政治目标是君主立宪,又被称为“立宪派”。康、梁逃亡国外后,国内立宪派主要以张謇等人为代表,继续推动清政府立宪改革。因其坚持维护清朝皇权,被革命派斥为“保皇派”。 

革命派以孙中山等人为代表,主张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革命派和立宪派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要求建立民主宪政和发展资本主义;主要区别在于变革方式的不同以及建立民主政体的差异。

2.“平均地权”与“平分土地”

孙中山的平均地权设想是:革命胜利后,对全国土地实行重新丈量,以当时的地价为基准,原地价属于地主所有,今后地价上涨,增值部分归国家,即“土地国有”。它只是将地主“地权”逐步收归国有的渐进改良设想,实际上难以实施。

太平天国或中共的土地改革,实行的是“平分土地”。太平天国由于当时的形势,“平分土地”基本上没能实施。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用暴力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将地主土地平分给农民。但随后的农业合作化又把农民私有土地收归公有。

3.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

民族革命指反抗外族侵略或压迫,要求民族独立的革命。民主革命指反抗封建压迫,要求实现民主自由的革命。鸦片战争后,中国革命体现为两种革命的结合,称为民族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具备反封建、反侵略双重性质,属民族民主革命范畴,但它不是先进阶级领导,没有民主目标,本质上不是民主革命。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